打开他的这本诗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短诗《告诫书》:
你已靠近中国边境
请不要越过——
围栏、界碑、吴振
这是一位中国戍边人的严正 jǐng (1) 告。诗人把自己的名字与围栏、界碑这些边境线上的事物并列一起,构成一种不同寻常的组合,意在指出,他的血肉之 qū (2) 与围栏、界碑凝聚在一起,构成坚不可 cuī (3)的钢铁长城!精短的诗句,铿锵有力,一字千钧,成为这部诗集的精神聚焦与压卷之作。
(摘自吴思敬《诗意呈现戍边人的精神世界——评诗集<边境书>》,《光明日报》2025年3月12日)
(1)用部首检字法查“戍”字的读音,选择最有可能查到的一项,并写出你的理由。
A.查“一”部 B.查“厂”部 C.查“戈”部
(2)古诗文名句填空。
诗句 | 情境描述 | 作者和出处 |
戍鼓断人行, ①。 | 边塞秋天图,点明月夜思亲的背景。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②, ③。 | 清晨送别戍边人时看到的奇丽雪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④, ⑤。 | 潜意识的层面,写出“为国戍轮台”的矢志不渝。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⑥,梦回吹角连营。 | 夜深人静,思潮汹涌,富有催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表格中的四首诗,诗人或借“戍边”抒情,或正在戍边建功,或渴望戍边报国。这种家国情怀,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着最集中的概括,就是“⑦,⑧”。 |
(1)上表中的四首诗歌不全是边塞诗。请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为样例,简要归纳判断古代边塞诗的主要依据。
(2)下面是向DeepSeek提问吴振的“新时代边塞诗”后得到的回答。某同学在阅读《边境书》后,觉得还有其他“转向”。现请你综合对《告诫书》和下边诗歌的理解,再补写一句。
那些皴裂的石缝里 足够藏起一个历尽沧桑的影子 我中年将至的骨骼 在向一个国家的界碑弯腰时 嘎嘎作响 (节选自《中国第105号界桩前记》) |
吴振的创作启示我们,当代边塞诗正在经历如下转向:从英雄主义转向平民视角,从功业追求转向精神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