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打开他的这本诗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短诗《告诫书》:

你已靠近中国边境

请不要越过——

围栏、界碑、吴振

这是一位中国戍边人的严正 jǐng    (1)   告。诗人把自己的名字与围栏、界碑这些边境线上的事物并列一起,构成一种不同寻常的组合,意在指出,他的血肉之 qū (2)   与围栏、界碑凝聚在一起,构成坚不可 cuī (3)的钢铁长城!精短的诗句,铿锵有力,一字千钧,成为这部诗集的精神聚焦与压卷之作。

(摘自吴思敬《诗意呈现戍边人的精神世界——评诗集<边境书>》,《光明日报》2025年3月12日)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完成关于“戍边”的探究任务。

(1)用部首检字法查“戍”字的读音,选择最有可能查到的一项,并写出你的理由。

A.查“一”部            B.查“厂”部          C.查“戈”部

(2)古诗文名句填空。

诗句

情境描述

作者和出处

戍鼓断人行, ①

边塞秋天图,点明月夜思亲的背景。

杜甫《月夜忆舍弟》

, ③

清晨送别戍边人时看到的奇丽雪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⑤

潜意识的层面,写出“为国戍轮台”的矢志不渝。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梦回吹角连营。

夜深人静,思潮汹涌,富有催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表格中的四首诗,诗人或借“戍边”抒情,或正在戍边建功,或渴望戍边报国。这种家国情怀,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着最集中的概括,就是“⑦,⑧”。

(3) 完成关于“边塞诗”的探究任务。

(1)上表中的四首诗歌不全是边塞诗。请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为样例,简要归纳判断古代边塞诗的主要依据。

(2)下面是向DeepSeek提问吴振的“新时代边塞诗”后得到的回答。某同学在阅读《边境书》后,觉得还有其他“转向”。现请你综合对《告诫书》和下边诗歌的理解,再补写一句。

那些皴裂的石缝里

足够藏起一个历尽沧桑的影子

我中年将至的骨骼

在向一个国家的界碑弯腰时

嘎嘎作响

(节选自《中国第105号界桩前记》)

吴振的创作启示我们,当代边塞诗正在经历如下转向:从英雄主义转向平民视角,从功业追求转向精神内省,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副写艺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摘自梁衡《壶口瀑布》)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chuān)                 乘而进 (xì)            折返回(yū) B. 钻石缝(mì)               过(tǎng)                 亮晶(jīng) C. 如丝如(lǚ)               在(zhào)                 入(xiàn) D. (nà)                      容(qiān)                 各(zhòng)
(2) 文中画线语句的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 B. 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像一曲交响乐,一副写艺画 D. 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