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楼记
[元] 戴表元
宛陵①多名山,人以李太白所爱游,常常夸谈之。然而其州多平冈浅陆,城居者初未尝得山而玩焉。出郭西七里,至王敬叔②之居,则宛陵之山四面集于其门,近者盘旋,远者鳞辏③。而敬叔之居,自其先君子④所植古梅老桂、修松茂竹,阴森蓊翳,俨然几如云门石洞。
有一楼横峨其巅,尤与山称。敬叔既取太白诗语,名之曰“苍翠楼”,而从余索文以为记。余惟天下之物,凡其不能忘情于荣辱成败者,往往须名而行,名荣而荣,名辱而辱,名成而成,名败而败。惟夫高旷奇逸之人,无求于时,不拘于物,彼山林草野、烟霞泉石之具,又非人情之所争,物论⑤之所禁,故可以多收横取而不较,若今苍翠楼之托于太白是已。
方太白之来宛陵,出于一时飘忽,神驰气跨,不可测识。余观敬叔,天资明爽不耐羁束时时幅巾野服⑥萧散尘外。居家资产不能致百金,而常好客置酒,酒酣,与其兄弟高歌朗吟,下笔皆无俗子气韵。似此辈流,□当为太白所许。
(选自戴表元《剡源文集》卷三,略有删减)
【注释】①宛陵:今安徽宣城。②王敬叔:王璋(1275—1314),字敬叔,工诗,与戴表元等交游唱和。③鳞辏còu:即鳞凑,鳞集。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⑤物论:众人的议论,舆论。⑥幅巾:古代男子用以裹头的头巾,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野服:指村野平民服装。
天资明爽不耐羁束时时幅巾野服萧散尘外。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①。
【注释】①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
(1)请你推断,《苍翠楼记》中的哪些信息,帮助该同学找到了李白的这首诗?
(2)你认为画横线的“似此辈流,□当为太白所许”一句中,方框空缺处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个字?综合你对上面古诗与《苍翠楼记》的理解,简述理由。
A.故 B.固 C.估
A.《醉翁亭记》 B.《陋室铭》 C.《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