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潮”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光明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了有关“国潮”的专题研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打造“国潮”品牌,可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国潮定位”。如某火锅品牌以“川蜀文化+武林元素”创造了“古风火锅”,在一片“红海”的火锅市场里树立起独具武林风的“国潮火锅style”;北京某咖啡馆推出“鲁迅拉花”,被网友戏称“喝的不是咖啡,而是‘墨水’”。

【材料三】

①“国潮”二字,从字面上可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国”,即代表中国的、传统的、有继承价值的,有文化属性的;第二层是“潮”,即代表流行的、时尚的、有创造力的。两者有机融合,传统里见时尚,创新中有继承。

②但也有不少所谓“国潮”,缺乏原创,同质化严重。如某“点心局”品牌爆火之后,很快引发了“点心局”在全国各地的泛滥。“老物件+老标语+仿古建筑”的模式火了,全国各地就冒出了一堆雷同的怀旧设计,让大家在“大同小异”的场景里“怀着同样的旧”。如此雷同的“国潮”,很难长久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材料四】

生肖

角色

老鼠精

(1)

虎力大仙

玉兔精

龙王

蟒蛇精

白龙马

(2)

(3)

昴日星官

哮天犬

猪八戒

(1) 请探究材料一图表中的数据,简要概括你的结论。
(2) 在“打造一个好的‘国潮’品牌,并且让其长久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方面,前三则材料给了哪些启发?请简要概括。
(3) 活动中,同学们发现,近年来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黑神话:悟空》等文艺作品的大热,《西游记》再次成为人们创作“国潮”品牌的灵感来源。请结合《西游记》相关内容,补全材料四中与生肖对应的角色,给同学们创作《西游记》“国潮”生肖立牌一些启发。

【考点】
图表信息; 新闻、材料类文本; 作品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 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是对历史瑰宝的回溯追寻,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如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进人民群众心头。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秉持开放包容,深化文明互鉴交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摘编自刘鑫《探寻“何以中国”, 守护文化根脉》)

材料二:

2023年6月2日,《中国书法大会》开播。节目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 聚焦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件(组)作品,运用情景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书法艺术之美。《中国书法大会》总导演王珊说:“汉字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纽带。放眼世界, 与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不同,只有中国的文字书写演变成了一门艺术。”

节目第一集选取了《泰山刻石》《兰亭集序》和《沁园春·雪》三件书法作品,用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的书法故事展现中国大历史。《泰山刻石》既是秦始皇东巡、泰山封禅的见证,更是“书同文字”的历史记录,不仅意味着国家版图的统一,更是文化的统一。李斯所创造的小篆,也成为后世书法学习的第一步。第六集以“家国天下”为主题,选取了《大盂鼎铭文》《祭侄文稿》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三件书法作品。从周人在鼎上铸下文字、纪念祖先功德,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取义成仁、写就“天下第二行书”,再到新中国竖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慨然之气贯穿古今。语言学家姜亮夫曾说:“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书法作品在岁月沉淀中焕发出的文化影响力和精神感召力,由书者传递、由观者领悟, 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由此发生。

(摘自《素材匠人·中国故事》)

材料三:

2022年8月7日,湖南卫视推出青春文化养成综艺秀《美好年华研习社》。首期节目开场就是百余位汉服“同袍”共同参与演出的大型汉服形制秀。伴着古朴的民乐,以时空交叠的形式,班婕妤、赵飞燕、孙寿、虞姬、孙尚香……一个个女性历史名人登场,打破历史与时空的次元壁,呈现两汉三国时期的服章之美。年轻社员张婉清饰演的西汉才女“班婕妤”手握团扇,从容缓步,次第介绍:汉服,礼也。衣端正,行从容。其中还点明汉服最重要的标识“交领右衽”,以此区别于游牧民族的“左衽”。

节目还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参加孙寿的“美妆发布会”,体会当时的美妆潮流。“愁眉”和“啼妆”,是孙寿重要的原创发明。她会把眉毛化成忧愁的样子,微微向下倾斜,并在眼睛下面抹上红色的胭脂,像刚刚哭过后的模样,娇弱可怜,楚楚动人。堕马髻则是一种将发髻盘起,偏斜在一侧的全新“发型”,像是刚刚从马背上摔下来,在当时也是一种开创。此外,孙寿还是一个懂得钻研仪态的人。折腰步,就是她琢磨出来的另一个看家本领。走路时,她会将腰肢扭作摇摇晃晃的样子,慵懒似猫步。为世人所知的“龋齿笑”,更是折腰步的绝佳搭配——笑起来时,像牙疼那样遮掩着浅笑。这套时尚“组合拳”打下来,孙寿成了当时京城爱美女性们竞相追捧的“美妆博主”。节目面向广大年轻观众,推广与普及以“国风”与“汉服”为代表的民族传统美学,让有传承价值的东西变得更有传播价值。

(摘自《素材匠人·中国故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述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行阐释和介绍,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 B. 材料一主要阐释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既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又要秉持开放包容,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C. 材料二主要介绍节目《中国书法大会》运用情景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让观众从汉字之美体悟文化精神。 D. 材料三主要介绍孙寿的“美妆发布会”,发布会中只通过“愁眉”和“啼妆”的描述,让观众体会当时的美妆潮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我们有责任守护好中华文化的根脉。 B. 《中国书法大会》节目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件(组)作品。 C. 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用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的书法故事展现中国大历史。 D. “交领右衽”是汉族传统服饰汉服的典型特征,“左衽”则是游牧民族服饰特征。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婉转,其念白儒雅典致,其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在戏曲表演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都受过昆曲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

材料二:(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选自《牡丹亭》)

一曲中的每一句,都是阴阳结合,暗含着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低沉缓慢地起头,直表这花园之美;而“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唱时在“断”字、“颓”字上吐字行腔,“断”井,“颓”垣,井栏都断了,墙都倒了,不美了。下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美景”、“奈何天”——时间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如宋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这里在“何”字上行腔,天指时间。上半句是好事,下半句立刻又转折了。同样“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谁家的院子里发生呢?这两句话化自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如此鲜明的转折和对比,表达了杜丽娘面对春色美景时内心的哀怨悲愁。

材料三:某中学对在校学生有关“昆曲”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对昆曲兴趣及所占比例

无兴趣的原因及所占比例

深厚

1%

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

78%

一般

10%

缺少欣赏需要的专业性知识

85%

无兴趣

89%

缺少时间

56%

了解渠道及所占比例

关注点及所占比例

学校课堂

56%

服饰唱腔

6%

剧院演出

5%

名角表演

3%

其他

39%

剧本内容

15%

(1) 下列说法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清曲”、“昆腔”、“昆剧”同指昆曲。 B. “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中“这”指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 C.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都是美好景物的描绘,十六个字,一个字一首歌,一个字一幅画。 D.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三内容的一项是( ) A. 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它的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典致,表演细腻、舞蹈飘逸。 B. 绝大多数学生对昆曲没有兴趣。 C. 相比而言,大部分学生更喜欢看娱乐综艺节目。同时,大部分学生缺乏欣赏昆曲的专业知识。 D. 对昆剧的服饰唱腔、名角表演、剧本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占比达到50%以上。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21·cn·jy·com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图2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 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 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 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

(3) 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

(4) 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

15分钟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打羽毛球

1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后40分钟后

早饭前






修改                                                                 

建议:(1)                                                            。(2)                     _____________-    。  (3)                                                             。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