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出师表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诸葛亮集·文集》)

【乙】

杜正献公

杜正献公衍历知州、提转、安抚,未尝坏一个官员。其间不职者,即委以事,使之不暇;惰不谨者,谕以祸福,俾之自新,从而迁善者甚众,不必绳以法也。杜正献公一日忧见于色,门生曰:“公今日何以不悦?”公曰:“适睹朝报,行某事,行某事非便,所以忧耳。”又一日,喜见于色。门生未问,公曰:“今日朝报,某人进用,社稷之福也。”杜正献推奖后进名士,多出其门。居家见宾客,必问时事,闻有善,喜,若已出;至有所不可,忧见于色,夜不能寐,如任其责者。

(节选自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①坏:拆毁,毁坏。这里指惩罚。②俾:使。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以驱驰       安陵君其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 无兴德之言       止印三二本(《活板》) C. 门生未问       徐公何能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夜不能寐       一食尽粟一石(《马说》)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诸葛亮言辞恳切地阐明了各方所担的责任。 B. 甲文中诸葛亮提到五月渡过泸水是为了逃避战乱。 C. 乙文中杜正献公在任职期间依法严惩了众多官员。 D. 两文都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其间不职者,即委以事,使之不暇。

(4) 甲文第①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
(5) 诸葛亮和杜正献公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概括并简要分析。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草堂记

薛瑄

①景泰元年九月某日,佥都御史李匡,约予同为草堂之游。

②草堂乃唐杜甫子美避地蜀中时,裴冕为作于浣花溪者。当时之草堂,废已久矣;而后世作堂以像之者,则累累不废焉。每岁时,良辰胜日,蜀之衣冠士庶,与夫戴白之叟,垂髫之童, 出游其地,草堂不能容。由是草堂遂为蜀中之胜迹。

③既为斯约,是日早,循锦江西上。西行可五六里,过桥有宫曰青羊。宫西行约一里,过溪桥,有曰草堂寺者,盖自子美之草堂而得名也。寺西行仅半里, 门匾曰:“杜工部祠”。入门有堂三间,以奉子美之神;中堂三间,以为游者宴息之所;最后堂三间,覆之以茅,盖蒙子美当时之草堂也。具小酌,中堂有丝竹之声。酒半而起,迂过青羊宫,复留小酌。至暮而归。

④予惟子美草堂,不过江村一陋室耳。年愈久而名愈新,是岂徒以子美之诗工,而凌跨古今,冠绝百世哉?盖唐至中叶,逆贼横发,四海溃乱。子美亦尝陷贼中,乃挺然无所污。考子美所作诸诗,虽当兵戈骚扰流离之际,道路颠顿冻饿之余,其忠君一念,炯然不忘;故其发而为诗也,多伤时悼乱之词,忧国忧民之意。且以全蜀之盛,历代之豪族富家,蔽云日而出风雨者,不知其几万亿,而今皆消灭殆尽,独子美区区一草堂,而为后世之所景慕。

(选自《巴蜀古文选解》,有删改)

【注】①裴冕:杜甫的朋友。②惟:思。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久矣                                                    废:荒废 B. 既为约                                                    斯:此 C. 是岂徒以子美之诗                                   工:整齐 D. 且以全蜀之                                             盛:兴盛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酒半而起,迂过青羊宫,复留小酌。

(2)独子美区区一草堂,而为后世之所景慕。

(3) 草堂是“江村一陋室”,却成为“蜀中之胜迹”,作者在选文第④自然段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请选出下列契合作者观点的杜甫作品。

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国,蜀将诸葛亮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 , 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 , 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丈原。有长星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子孚书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节选自《百战奇略·安战》)

【注释】①武功:武功县,地名。②五丈原:地名,南靠秦岭,北临渭水。③长星:巨星。古人认为长星坠地预示重要人物死亡。④孚: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将司马懿拒之       遣:派遣 B. 有长星坠亮之垒             会:适逢,恰巧遇到 C. 挑战             数:多次 D. 少决             谋:商量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

(2)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3) 司马懿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