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孔,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针对“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这一问题,科学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器材,并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消水、冰箱、自动酸奶机、标签纸。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随意切成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 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 (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 和热奶器(设置到65℃) 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

小科同学认为本实验在设计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

改正实验设计后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通过观察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 根据图1和图2现象的比较,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3) 细心的组员小科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 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考点】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真菌的主要特点; 真菌与人的关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