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同学们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带支架的薄玻璃板(薄玻璃板与水平纸面垂直)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将一支蜡烛A固定在玻璃板前方,另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并使后面蜡烛与前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这里运用了
法;
(2)
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乙中的
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①”、“②”、“③”或“④”);
(3)
实验过程中,两同学都在玻璃前方观察,甲同学通过玻璃看到了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通过玻璃
(选填“不一定”、“一定”、“一定不”)能看到甲的眼睛。原因是
;
(4)
小科借来了旁边实验小组的玻璃板,放在蜡烛A的后面,他惊奇地发现,蜡烛A成了很多个像,如图丙所示。这些像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相等”或“越远越小”)
【考点】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在某次探究光学实验活动中,小科做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先将平面镜 A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 B
在平面镜 A 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 O 点。为了显示光路,硬纸板的表面应
(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
的大小。
(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在竖立的薄玻璃板前 A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 A′处时, 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三次实验,在白 纸上留下的信息如图丙所示。小明将白纸沿 PQ 对折,发现 A 和 A′、B 和 B′、C 和C′分别重合,由此得出结论: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 “相等”或“不相等”)。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 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小科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
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选填字母)。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3)
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使它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选填序号)。
实验探究题
普通
3. 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请你补充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
保持平面镜和入射点位置不变,激光笔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2)
保持激光笔和入射点位置不变,平面镜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3)
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入射角不变,平面镜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