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歌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 B. 诗歌首联“辅”和“望”均为动词,描写了三秦大地护卫长安的辽阔景象,将长安和蜀州联系起来,意境开阔。 C. 诗歌颔联是借二人相同的处境安慰友人,此时诗人要和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时像青年男女一般哭哭啼啼。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进行赏析。
【考点】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 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生活杂感;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诗歌鉴赏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叶子茂盛的样子。

(1) 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都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富有节奏感,而“关关”“夭夭”“灼灼”“蓁蓁”等叠词的运用,也增强了音乐性。 B. 《关雎》中“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美好的姿态;《桃夭》中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 C. 《桃夭》中有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关雎》最后八句也写了小伙子想象中与意中人热恋和结婚的美好时光。 D. 《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与伤感,意境含蓄而朦胧。《桃夭》则是一首贺婚诗,格调明朗欢快。
(2) 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