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返回地球之前,宇航员们需要进行体能训练,增加肌肉力量,强化心肺功能,以适应着陆过程。在空间站中,可以达成训练目标的项目是;
A.俯卧撑 B.引体向上
C.举重 D.使用拉力器做扩胸运动
(2)当返回舱离地面还有6km时需要抛防热大底,之后匀速到达地面,用时10分钟。则返回舱在这一阶段的速度为m/s;
(3)返回舱在离地面还剩1米时点燃反推器,反推器向地面喷出火焰,使返回舱着陆速度瞬间降至2m/s,这一过程中重力与推力的大小关系是。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s末速度达到10m/s,然后以此速度做50s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1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如图甲),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3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3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实验1:将瓶子颈部剪掉,在上端下方1厘米处, 打了两个洞,把细线穿进两个洞,打了个结,使它可以悬挂,又在瓶子底部2厘米处面对面穿了两个小孔,把吸管插入,剪去多余部分,露出瓶外2厘米长,并朝着右下方30 度角左右,然后将他悬挂起来,从上往瓶子中倒水,当水浸没小孔,从吸管中流出时,发现瓶子真的跳起来了,并且往顺时针方向转圈(如图),又同样重复了两次,结果都一样。那转圈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作出了假设,并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2:又拿了第二、第三、第四只瓶子,同样在瓶子底部2厘米处分别打3个、4个、6个孔,每孔插入1根吸管,插入的吸管个数分别为3根、4根和6根。重复上述做法,同样每只瓶子做三次,测出运动一周的时间并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汇总如下:
吸管数
第一次时间(s)
第二次时间(s)
第三次时间(s)
平均时间(s)
瓶子周长(cm)
运动速度(cm/s)
2
6.2
6.0
6.5
6.23
20
3.21
3
5.1
4.7
4.9
X
4
3.8
3.7
4.0
3.83
5.22
6
1.9
1.5
1.6
1.67
11.98
回答下列问题: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象中(如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象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如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
(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 , 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