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虽有嘉肴》)

【乙】

任末年十四,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释】①任末:东汉蜀郡人。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门徒:一同求学的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不知其

②教然后知

笈从师

其衣裳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 请回答问题。

①有人说:“‘教学相长’探讨的是老师自身的学习和进步,和学生的学习没有关系。”对于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对【甲】文的理解说明理由。

②两文都写到了学习,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考点】
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船。

材料二:

石涧记

唐•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注释】①石渠之事:指发现并游览石渠一事。②限阃(kǔn)奥: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③揭跣:提起衣服光脚。④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材料三: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释义•晓其意】根据提示,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语

方法

释义

石渠之事

字典查阅法:①完毕;②全部;③已经;④不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A

(填序号)

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

文言积累法:

指通豫南,达于汉《愚公移山》

B

民又

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

C

达于两

成语勾连法:根据成语“学海无涯”推测

D

(2) 【诵读•划句读】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涧 之 可 穷 者 皆 出 石 城 村 东 南 其 间 可 乐 者 数 焉

(3) 【解惑•赏技巧】请你根据示例,为材料三《小石潭记》第二段(画波浪线部分)这个景点命名,并说明这样命名的理由。(提示:可从景物的特点、游览感受、取名效果等角度分析)

示例:我为这个景点命名为“闻声寻潭”,理由是文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描写了作者隔着篁竹听到了潭水发出的美玉碰撞般的声音。命名为“闻声寻潭”,可以激发游客因听到动听悦耳的水声而急切地想要循声探潭的心情,达到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效果。

(4) 【探究•悟其情】清代学者沈德潜认为柳宗元在诗文中流露的情感,可以用“不怨而怨”(表面上看没有怨恨之情,而实际上句句透露出怨情)来评价,请你结合诗文内容分析。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①面向普通受众的最新人工智能(AI)交互产品ChatGPT,近来备受关注。

②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n,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③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o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④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⑤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l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i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⑥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⑦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 阅读文章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什么是ChatGPT?
(2) 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删去,请你简要分析原因。

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

(3)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我们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降低人工智能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的影响?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⑤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权:权宜,变通。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晋文公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 B. 战陈之事,不厌伪                  禽兽之变几何哉 C. 虽愈 , 后无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D. 城濮之战,咎犯之也               肉食者
(2) 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径寸之木 B. 全石为底 C. 其境过清 D. 卷石底
(3) 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什么样的君主(     ) A. 独断专行 B. 昏庸无能 C. 深谋远虑有远见卓识
现代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