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完《小石潭记》,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体悟柳宗元永州情怀”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柳宗元的古诗文和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甲】溪居  

久为簪组累, 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注】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②簪组: 古代官吏的服饰。③夜榜: 夜航。

                                  【乙】 愚溪诗序   (节选)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名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 , 犹断断然 , 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②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③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尤绝者:风景特别美的地方。②士之居者:居住在这里的人。③断断(yínyín):争辩的样子。④见:被。

(1) 字词理解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请你一起来参加“文言小秘诀”的梳理

文言词语

秘诀

解释

得其尤绝者

词类活用:处处之 《桃花源记》

嘉木异石

成语推断法: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以愚辱焉

课内迁移法: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类于予

查阅词典法:①往、至;②舒适;③ 相当相合;④正好、恰好。

(填序号)

(2) 给文中画线句子用“/”标出朗读停顿。(限2处)
遂 负 土 累 石 塞 其 隘 为 愚 池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4)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甲】诗中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的画面。
(5) 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小语:我发现材料中的古诗文都和永州这条小溪有关,这条小溪深深吸引了柳宗元。但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要将小溪的名字改成“愚溪”?难道溪水还有愚笨和聪明之分吗?

我:这应该是柳宗元有意为之。我们从他的《愚溪诗序》节选中了解到改名的原因有二:①;②。  (用原文或用自己的话均可)   

小文:我觉得愚溪风景秀丽,有小丘,有泉,有亭,还有嘉木异石,柳宗元虽是触罪被贬,但他还是很喜欢这里的,诗句“③”(选自《溪居》)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小语:是的,愚溪是柳宗元的情感栖息之地。

我:我也发现《溪居》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诗人的④之情。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文言文阅读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语文八上《大道之行也》)

【乙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①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②,以正君臣,以笃③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④勇知⑤,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选自《礼记·礼运》)

注释:①大人世及:君子的子弟世袭王位,贵族的子弟世袭爵位。②纪:纲纪。③笃:使.......厚,指厚于亲情。④贤:遵从。⑤知:通“智”。

(1) 根据文意给下列句子划分一下朗读节奏(画两处):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故谋闭而不兴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②盗窃贼而不

③今大道既

④以兄弟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4) 【甲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5) 【乙文】中,“今大道既隐”的时代,社会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他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云阳洞北小港记(节选)

赵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有删改)

【注释】①解箨(tuò):脱壳。  ②庆忌塔:塔名。   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和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2) 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

自云阳洞口行四十步:如奁初启  水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4) 根据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行踪。

云阳洞口→  →   →金祝墓。

(5) 文中写“同游人相顾错愕”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古文阅读。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1) 请用“/”为【乙】文画线处断句。(只划一处)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2) 解隆加点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泉香而酒洌     洌

②树林阴翳       翳

③而民受其弊     弊

④未尝及文章     尝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4) 下列对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文质兼美,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富有音韵之美。 B. 甲文以“乐”字贯穿全文,乐中带忧,流露出作者被贬此地愁苦悲凉的心境。 C. 乙文欧阳修为人正直,治理有方,所到之处政绩斐然,人民生活都很安逸,因而他深受百姓喜爱。 D. 乙文欧阳修被贬夷陵后,他看到以前官吏渎职所致错案,决心更加谨慎办案。
(5) 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的不同点是什么?请你写出一位当代和欧阳修一样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好官的名字。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