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为碳酸钠。兴趣小组对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实验探究。
(1) 【建立猜想】猜想①:没有变质;猜想②:已经变质。
【实验活动Ⅰ】定性探究该NaOH 固体是否变质,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NaOH 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稀盐酸

 

猜想②成立

(2) 【反思评价】此实验无法确定该NaOH 固体的变质程度。
【实验活动Ⅱ】定量探究NaOH 固体的变质程度。利用传感器进行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向实验装置内各加入下列物质

温度升高值/℃

溶液pH

   温度传感器   pH传感器

1

纯净的NaOH 固体1.0克

31.52

13.69

2

纯净的Na2CO3固体1.0克

10.03

11.92

3

该 NaOH 固体样品

m

n

(3) 【预测结果】若NaOH 固体已严重变质。则m值接近
(4) 【实验活动Ⅲ】定量计算该NaOH固体的变质率(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称量 1.0g 该 NaOH 固体样品于小烧杯;量取足量的稀盐酸加入小烧杯内至两者完全反应;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反应前后各仪器和药品的总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计算得出NaOH 固体的变质率超过100%。实验中可能导致变质率偏大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反应前总质量/g

反应后总质量/g

105.50

105.06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盐的性质及用途; 酸、碱、盐的鉴别; 碱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