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汉语注音历史进程表

时间

关键推进者

大事记

魏晋南北朝


采用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等注音方法

明万历年间

意大利人利玛窦

成为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第一人

19世纪末

爱国知识分子卢赣章

提出汉字改革方案,拟成一个“两字合切成音”的厦门话拼音文字方案

新中国成立前

钱玄同、瞿秋白等

设计拉丁字母方案“国罗”和“北拉”。“国罗”是国语罗马字的简称,“北拉”。是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简称。


1958年

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

材料二:统计资料表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4.08%,2017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3%以上。目前全球已有1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6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可以说孔子学院开到了哪里,汉语拼音就走到了哪里。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以拼音“xing lai!”(醒来)为封面标题,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人民日报》

材料三:《汉语拼音方案》已走过60个年头,下一步,汉语拼音还将有哪些新作为?首先要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切实规划好汉语拼音教育,为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其次要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点支持面向机器翻译、智能辅助语言学习的语音和文字识别、语言理解等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日报》

(1) 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1958年,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多年来众多中外人士,爱国志士智慧的结晶。 B. 随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的建立,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C. 在过去的60年里,《汉语拼音方案》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已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D. 《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加快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还将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2) 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小良同学正在创作一首民谣。依据他已经创作的部分,结合(材料二)内容,请你帮其填写未完成的部分。

“注音识字好方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①。”

“汉语拼音一甲子,累累硕果遍天下,硕果②,硕果助力智能化。”

【考点】
材料探究; 衔接仿写;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万众瞩目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将实践20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是我国  ①  的在役运载火箭,由两节芯级主干和四个助推器组成,其研发对我国运载火箭的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国在役火箭参数一览表

型号

长度(米)

芯级直径(米)

起飞质量(吨)

运载能力(吨)

长征二号系列

31.2-58.3

3.35

192-493

2-9.2

长征三号系列

44.6-57.1

2.25-3.35

205-459

1.6-5.5

长征四号系列

41.9-48

2.8-3.35

241-249

1.5-2.8

长征五号系列

53.7-57

5

850-879

13-25

长征六号系列

29.3-50

2.25-3.35

103-530

1-4

长征七号系列

53.1-60.1

3.0-3.35

573-593

5.5-14

长征十一号系列

20.8

1.6-2.65

57.6-115

0.4-2

    (材料二)

    人们看到“胖五”外观时,会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四个助推器的“头部”都是斜锥形的。采用这种独特的设计,是为了让助推器能够更好地捆在“胖五”芯一级的下部,同时还可以解决助推器不够高的问题,减少部分空气阻力,可谓一举多得。在“胖五”之前,我国捆绑式火箭都采用“后支点传力”,即助推器带来的推力,从火箭芯一级的底部传递。但这种小推力的方法,并不适用“胖五”这种“重量级选手”。由此科研人员决定采用“前支点传力”,让助推器强大的推力,从火箭芯级的“  ②  ”传递,提升“胖五”的运载能力。

    “胖五”还创造性地使用“液氧煤油”“液氢液氧”低温组合作为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起飞时发动机燃烧瞬间产生2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以及1000多吨的推力,可使火箭在十几分钟里攀升至相当于220多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长征五号基本型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将会在2022年前后建成天宫空间站,其总规模将达100吨。各个模块航天器的质量都不小,其中核心舱和实验舱都会在20吨左右,货运飞船也会超过10吨。没有大推力火箭,空间站的建设将会受阻。

    探月工程也需要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2019年初,嫦娥四号已经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落”。接下来就是嫦娥五号的“回”,从月球上起飞,带着月壤和月岩回到地球。但和重约3.8吨的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五号的起飞质量超过8吨,重了一倍还多,把它送往月球,只能靠长征五号这样的大推力火箭。

    中国还把目光投向了火星。火星比月球远得多,最近的距离也要达到5500万千米,这是地月距离的145倍!为摆脱地球引力,火星探测器需要加速到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即每秒11.2千米。中国目前的火箭中只有长征五号有这个推力。2020年,火星将会再次靠近地球,这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机。中国计划把一辆火星车送上火星。

(1)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文信息,在两则材料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芯级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强             ②头部 B. ①长度最长、起飞质量最重                 ②头部 C. ①芯级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强             ②腰部 D. ①长度最长、起飞质量最重                 ②腰部
(2) 阅读(材料三),说说长征五号在我国航天事业上可以担当哪些重任。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来看,长征五号火箭对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堪称“①之箭”“②之箭”“追梦之箭”。(每空限填两字词语)
综合题 普通
3.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收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他尝试给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人民日报》

     【材料二】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阅读》

     【材料三】2015年1月,M.Y.Lab 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

(1) 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 B. 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以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表明贝聿铭是中西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 C. 木艺实验室是新式木工坊,“木友”们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体会到乐趣,收获许多正能量。 D. 从刘政的“叶雕世界”到贝式建筑,再到木艺作品,我们看到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可贵。
(2) 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面一段话

       叶雕艺术,变的是叶片颜色,不变的是 ;贝式建筑,变的是建筑风格,不变的是 ;木艺作品,变的是创作方式,不变的是 。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