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仅可以我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 B. 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 C. 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 D. 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
(2) 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B.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C. 第④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 D. 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B. 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 C. 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 D. 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
【考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可小觑的光污染

    ①人类对黑暗的憎恶、对光的追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亮丽的玻璃幕墙,让黑夜如同白昼的城市灯光,竟带来了灾难性的光污染,一座座寄予着人类文明和希望的不夜城,正在一步步地侵蚀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②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对于污染,我们的思路是“先污染、后治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③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④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人工白昼使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也给天文工作带来了阻碍,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两千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光污染还会破坏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有碍其生长。

    ⑤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⑥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⑦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漆黑一片。

    ⑧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逐步解决困扰我们的光污染。

(1) 下列表述不属于光污染危害的一项是(    ) A. 光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灾难。 B. 光污染会对动植物造成伤害,它会破坏植物体内生物钟的节律,影响植物生长,也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繁殖。 C. 光污染还会对天文观测造成障碍,影响天文观测。 D. 不夜城的打造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也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
(2) 下列不属于造成城市光污染的人为原因的一项是(    ) A. 人类本性中对黑暗的憎恶及对光明美丽的过度追求。 B. 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和智慧彻底解决光污染的问题。 C. 我们对污染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路。 D. 我国的城市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3)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说明了城市光污染的类别、危害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未来只要我们增强环保意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光污染就会逐步减少甚至消除。 B. 常见的城市光污染主要有玻璃幕墙产生的 “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 “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光污染”,这些光污染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 娱乐场所的彩光会产生大量紫外线,其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会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D. 选文第⑦自然段用纽约城市灯光设计与管理的例子,其作用是具体说明了纽约对夜间照明的设计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人们认为的不眠城。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田岸豆
                                                                                                                       袁晓赫
         井冈山老表把农田的田埂称为“田岸”,在“田岸”上种的豆子称为“田岸豆”。每当早稻秧退黄转青之后,正是种田岸豆的时候。种田岸豆要先育豆秧,育豆秧要选出饱满的种豆,浸泡半工后,豆子便脱去了外衣,露出一个个圆鼓鼓的豆胚。然后,整出一块地,整平整细,将种豆均匀地撒在泥面上,再在豆面上撒一层薄薄的细土,盖上薄膜,周围用泥封住。三天后,豆子发芽把薄膜高高顶起,这时掀开薄膜,让种豆见“日头”。又过三天,豆芽分开两瓣,从中间长出几片肥嫩的绿叶来,就可以移栽到田岸上了。
         记得栽田岸豆时,两人一组,我和老表各挑着用灰搅捏成团的“肥料泥”,提着一筢箕豆秧,到大田后,老表用锄头沿着田岸砸出大小均匀间距适当的小窝,我在每个小窝里放一小撮搅好的“肥料泥”,再放好两株豆苗,然后一手扶豆苗一手从水田中捧稀泥糊到豆根上,泥太硬不行太烂也不行,能和田岸土粘到一块就行。田岸栽豆,不是在所有的田岸上栽豆,那样好是好,但人吃不消,主要挑靠村庄近的田岸栽一些,就是如此,“小数怕大算”,如果把所有田岸豆株加起来,换算一下,整个生产队起码栽有七八亩面积了。豆苗蹿得快,栽下不消十来工,田埂上就“垒”起了一道道浓浓的豆叶墙,“保卫”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垄垄的山田更显得生机勃勃
        从豆子栽下到豆子成熟的几个月中,再施一次肥更好。因为栽下时那点灰肥营养已被吸收得差不多了,许多长出的须根暴露在外,补充肥料,能使豆株结豆时长势更良好。据说,关北(包括小通)田岸种豆,历史悠久,有说是清乾隆年间,有说更早。它的好处是既节省土地又能保证豆株的水分供给,供给的源头就是水田。
        新豆长出来时,不时可拔上几株回家尝尝鲜,那毛豆炒青椒、毛豆炒泥鳅等家常菜,可是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的菜肴。
        田岸豆成熟的季节也正是稻谷收割之时。将田岸豆连根拔起,抖去土,摘去叶,一小把一小把绑牢晾晒。十工半月后,找个“日头”最大的日子,把豆荚搬到晒谷席上曝一天,让豆壳自然裂开,黄澄澄的大豆圆鼓鼓的,可爱极了。还没爆出的再棒打手捏,最后用竹筛筛过一遍,那田岸豆成了一箩箩黄澄澄的黄豆了。(选自《新民晚报》2014年4月19日)

(1) 根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田岸豆”下一个定义。

(2) 分点概括种植“田岸豆”育秧的过程。

(3) 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 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种植“田岸豆”的好处,这个成语可以是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海狮:为军舰护航
①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启用了一种新的秘密武器——19岁的海狮圣扎迦利。此前,这只海狮及其它一些长胡须哺乳动物已被送往波斯湾,与那里的美国海军军舰和关键装备一起航行。在此之前,他们已接受了防止敌方从事破坏活动的早期报警防御能力训练,只要有疑犯潜入军舰下面,海狮就能发现他。
②2000年10月12日,美国海军“库勒号”驱逐舰被炸,造成117名水兵死亡,39人受伤。此事件后,美国海军对“隐形战士”——海狮的需求更加突出了。虽然在“库勒号”驱逐舰被炸前,海狮就已经被派往“库勒号”所在海域执行任务,但当时进攻者在海面上,海狮未能发现。
③美军利用智能海洋动物为军舰护航的历史已经有30年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就开始利用海洋哺乳动物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来为军方服务。最初,科学家们选择了非常圆滑的海豚,海豚有功能超群的声呐系统。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很快就验证了海豚和海狮可以安全、可靠的携带一些重要信息。此外,他们在公海上执行任务时,还不需要其它设备和人员陪伴。在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曾使用过海豚。在80年代,有6只海豚被派往巴林港,以防止美国军舰受到敌军蛙人和水雷的攻击。而现在是首次将海狮用于“真实的作战环境”,此次调动海狮参与护航军舰还是一个临时性的试验计划,主要是检验海狮协同工作的能力。
④美国海军选择海洋哺乳动物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它们在光线非常黯淡的情况下,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水下声音方位判断能力以及能反复潜入近200米深水下的能力。据对海狮进行训练的教练介绍,海狮在水中狭窄地区活动比海豚更敏捷、机智。最近在巴林港进行训练时,圣扎迦利在照相机镜头前极为活跃,它不停地在小舢板上跳进跳出炫耀自己。在教练员发出的信号指挥下,圣扎迦利“噗”地一声跳入水中,翻滚了几次,再伸出头来,眨着黑眼睛望着教练,等待教练员发出下一个指令。教练用棍子猛击了几下充气式小艇的侧面,圣扎迦利立刻用它强有力的鳍状肢,迅速向前推进,同时,将重达1750千克的身体弯成弓形跃出水面,厚厚的毛皮泛着油亮的光泽,它贪婪地接受了因努力而获得的食物——一条鲜鱼。
⑤经过训练的海狮将承担发现给美国军舰带来威胁的敌方蛙人、潜水员或装有舷外发动机的小型充气船的任务。如果海狮发现了可疑“人物”,它就会浮出水面报警,舰上的人员接到报警后,就给海狮一个带有连线的夹具,让它将夹具固定到嫌疑犯的腿上,使其难以逃逸。随后,水面部队就像拽鱼一样将嫌疑犯拽出水面。
⑥美国海军也曾利用鲸作过实验。有一只巨头鲸成功地发现并将一个回收装置系到了一只安放在水下500米深处的仿制鱼雷上。
⑦现在,圣扎迦利和它的伙伴将花一定的时间习惯水温较高的波斯湾地区的生活。目前它们适应得很快很好,食欲也很好,体重也没有下降。

(1) 海狮在“护航”中具体的“军事任务”是什么?

(2) 美国海军为什么选择海洋哺乳动物为军舰护航?

(3) 海军选择海狮护航的优势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4) 文章第⑥段写鲸作实验,其作用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