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阅读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1) 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的著作《名人传》,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

A. 罗曼·罗兰    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 B. 歌德          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C. 罗曼·罗兰    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D. 歌德          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B. 作品中所写的三位伟人除贝多芬外,还有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C.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名人传》叙述了三位伟人苦难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
【考点】
作家作品;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名著选文,完成文后习题。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肴经念佛。命里无儿,此生得一个小女,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子,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子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去,却又不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她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1) 上面文字选自吴承恩的《西游记》,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
(2) 选文是《西游记》中一个精彩故事的片段,这个故事是
(3) 读《西游记》最宜精读和跳读并用。比如通过仔细揣摩选文中悟空的言行举止,可知悟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即可),这样的读书方法就叫
(4) 《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下列关于这两部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个个本领高强。大徒弟孙悟空会三十六般变化,筋斗云一翻就是十万八千里。 B.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终得正果,唐僧、孙悟空分别被如来佛祖封为游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 C.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D.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形象,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