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夏天用同样多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
A.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
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
两者效果相同
【考点】
熔化与熔化现象;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容易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 1731 克月壤样本安全着陆。降落时,表面最高温度达到上万摄氏度。为了保护返回器内月壤样本不被高温破坏,制作返回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
受热易凝华
B.
受热易凝固
C.
受热易液化
D.
受热易熔化
单选题
容易
2.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
白糖放入水中,过一会儿糖不见了
B.
将纸点燃一会儿就化成了灰
C.
将食盐放入汤中,过一会儿盐不见了
D.
将一块冰放在热水中,一会儿冰不见了
单选题
容易
3. 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寒冬,河水结成冰
单选题
容易
1. 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
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
全部没有结冰
D.
已经全部结冰
单选题
普通
2. 镓是一种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常温下将一小块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珠。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固
单选题
普通
3. 某种物质的熔点为232℃,在这个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单选题
普通
1. 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熔化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
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填空题
普通
2. 用水浴法将装有海波的试管加热至45℃时,为什么要换用火焰更小的酒精灯继续加热?
综合说理题
普通
3. 冬天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熔化时
热量,此过程中雪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填空题
普通
1. 近期中国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二维金属”,其制作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1)
制作过程中用到了MoS
2
底砧,已知在MoS
2
中S的化合价为-2价,则 Mo的化合价为
。
(2)
加热过程中,金属粉末变为了金属液滴,金属粉末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3)
金属液滴凝固后在极大的压力下被压成超薄金属薄膜,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
。
填空题
容易
2. 我国新疆地区气温炎热,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很大。为解决用水难题,当地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庞大的地下工程————坎儿井。如图,沿海拔落差挖掘了数量众多的竖井,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雨水、冬季的冰雪融水等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收集并储存,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请回答:
(1)
新疆地区气温炎热,干旱少雨等属于
(填“天气”或“气候”)特征。
(2)
由固态的冰雪形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
(3)
结合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说一说坎儿井能储水的科学原理:
(写出一点) 。
填空题
容易
3. 最近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大面积二维金属材料制备,过程如下:
(1)
二硫化钼(MoS
2
)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钼元素化合价为
。
(2)
步骤2中金属粉末变成液态金属的物态变化过程叫作
。
(3)
步骤3中用二硫化钼挤压液态金属,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填空题
容易
1. 为探究固体熔化的规律,小舟观察海波受热时状态的变化过程.并将记录的温度与时间绘制成图像(如图),图中表示熔化过程的是( )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ad段
单选题
容易
2. 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比赛场最。冰壶投出后,同队队员在冰壶的前方擦刷冰面,形成水膜,使冰壶沿预设轨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擦刷冰面是为了增大摩擦
B.
冰面上的水膜是液化形成的
C.
冰壶离手后仍能前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
冰壶最终停止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单选题
普通
3. 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单选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