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妻患        属予作文以记 B. 家无斗储      有千里之能 C. 欢笑谓之曰    潭西南 D. 通儒        不足外人道也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不 营 产 业 常 丐 食 诵 《诗》 虽 家 无 斗 储 意 怡 如 也

(3) 你认为王欢最终成为一位博学大儒的条件有哪些?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文言文阅读

山简传(节选)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篱。举鞭问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子遐。

(《晋书·山简传》)

(注释)①《山简传》:为唐代房玄龄主编的一篇传记。山简,字季伦,西晋时期名士。②白接篱: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后因此用以咏醉酒或醉态。③王万:西晋名士王戎嫡长子。④华轶:字彦夏,平原都高唐(今山东高唐县)人。

(1)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池上/无丝竹乱耳 B. 之曰高阳池/山不在高,有仙则 C. 加督宁、益军事/向所志,遂迷 D. 因流慷慨/今当远离,临表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

(3)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记载山简喝酒一事时,加入了当时童儿所传唱的歌谣,有何作用?
(4)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醉翁”自居,本文中山简“唯酒是耽”,同是饮酒而醉,两人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1)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 公输盘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入侵。
(2) 下面各项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挺剑起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B. 杀臣,不能绝也       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 夫专诸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 D. 仓鹰击殿上             子墨之闻,起
(3) 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 【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 【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 【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