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养浩执法

    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

(节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①即宋仁宗,当时还是太子。②鲁肃简公:即鲁宗道,卒谥肃简。③谕德:官职名,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④中使:即前文中的“使者”,指宦官。

(1) 下列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饮其中/斯人,吾谁与归 B. 中使约曰/选贤 C. 怪公来迟/关山度 D. 但以告/名副其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3) 结合选文,说说真宗“奇”鲁肃简公的原因。
【考点】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文言文断句;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钓台记(节选)

(清)郑日奎

    钧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倘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 , 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注释】①汉严先生:东汉著名隐士严于陵,他年少时就很有才气,光武帝多次召他为谏议大臣,他却婉拒并隐退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②夙:向来,一直。③舣:停船靠岸。④磴:山路上的石阶。⑤云台:这里指朝廷。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三百余里 ②清风

在下风  ④尝登钓台乎

(2)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于是足不及游目游之    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 B. 非不杰卓立    黄发垂髫,并怡自乐 C. 山中景何若    予尝求古仁人 D. 呼舟子劳酒    令辱之,激怒其众
(3)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4)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作者在“足不及游”钓台时,选择以“目游”“鼻游”舌游”“神游”“”钓台,游后真切地感叹道:“”。其中“神游”时,作者将“”比为“云台诸将相”,衬托了他对严子陵的之情。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