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    发:

②动心性          忍:

③入则无法家士    拂: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列举了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B. 文章第①段在列举事例后就事论理,指出人在接受大任之前,必须在“心志”“筋骨”“体肤”“身行”“心、性、能”等方面都经受一番磨炼,才能成就大事。 C. 文章第②段由反面到正面,由国家扩展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文言文翻译; 通假字; 词类活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②是夕,天宇开霁 ,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心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出郭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3) 读【乙】文第②段,根据作者的行踪在横线上填空。

雷峰塔出发……在洗脚……在休息……终点是

(4) 【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多共同特点。请结合画线语句,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