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40
m
第2次
14.8
第3次
12.2
第4次
11.2
第5次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50
剩余固体质量/g
17.6
15.2
14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5.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2
0.4
0.5
试计算: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 , 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压入足量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④在3.84g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为。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吴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 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20
60
80
100
120
140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
甲金属
25
95
130
160
170
乙金属
30
75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 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
A.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