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船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

    勇敢大胆的船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能刺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问,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

    (乙)这个不幸的人眼看是完了。谁能从这强大的卷抱中把他夺过来呢?可是尼摩船长跳在章鱼身上,又一斧子,他把另一只胳膊又砍下来了。他的副手奋勇狂怒地跟那些爬在鹦鹉螺号两边的其他章鱼战斗。船员们各人挥动斧头,乱砍乱杀。加拿大人、康塞尔和我,我们也把我们的武器穿进这大团肉块中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怪味,真是可怕极了。

    在一瞬间,我以为那个不幸被章鱼缠住的人可能从它那强大的吸盘上救下来。八只胳膊有七只都被砍下了。剩下的一只把那个人像一支笔般挥动,在空中转来转去。但当尼摩船长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当这团浓黑雾气消散的时候,枪乌贼不见了,跟它一起,我的不幸的同胞也不见了!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选段的主要内容:
(2) 根据(甲)(乙)选段及全书的内容,简要概述尼摩船长两次救人的最后结局,概括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
(3) 说说《海底两万里》和《基地》在艺术特色上的相同点与在情节内容上的不同点。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①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注: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完全肯定。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语

理解词义的方法提示

解释

有卖油翁担而立

参考成语法:①爱不释手;②如释重负;③手不释卷

A

手熟尔

课内迁移法:但闻爷娘唤女声

B

康肃笑而

查阅词典法:①派遣;②贬谪;③打发

C (填序号)

(2) 把文中画线句子题译成现代汉语。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常羊学射屠龙子朱/尝射家圃 B. 欲闻射道乎/孰 C. /见其矢十中八九 D. 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则以一铁范铁板上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5) 《常羊学射》和《卖油翁》都写到了“善射”。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卖油翁和屠龙子朱认为善射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甲】

陶歌

清   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乙】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活板》)

【丙】

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 , 工作率多卤拙 , 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节选自《梦溪笔谈·器用》)

【注】①功侔(móu)鬼神:制作功夫等同于鬼斧神工。②民醇:民风淳朴。③工作:手工制作。④卤拙:粗糙笨拙。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瞬息可就             (2)纸灰之类之             (3)每韵为一帖             (4)世多前古民醇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断两处)

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工不苟

(3) 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板已布字                      其印 B. 满铁范一板                      其印余群从所得 C. 射于家圃                         余又过金陵 D. 则以纸帖之                         何陋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过程,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 B. “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花瓷蓝白相间,给观背者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C. 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之美是天地所生,表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赞美。 D. 诗歌灵活地运用由虚到实的写法,实在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
(6) 请根据上面的古诗文内容,用诗文中的原词回答问题。

【甲】诗围绕青花瓷工艺的“”的特点,依次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色泽;【乙】文抓住“”的特点介绍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丙】文则围绕“”的特点介绍玉臂钗的制作功夫。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选自佚名《一箧磨穴砚》)

【注】①箧:竹箱。②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卖油翁担而立   释:

(2)但微之   颔:

(3)辞而   去:

(4)乃而学   反:

(2) 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

(3) 【甲】文能体现陈康肃因善射而骄傲的一个词是“”,【乙】文能表明“其人”自负的一个句子是“”(用原文词句填空)
(4) 【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