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阅读。
(1)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序言中说:“这些革命青年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请你以书中的一位“革命青年”为例,阐述斯诺这样说的理由。
(2) 别林斯基说过:“有真实的地方也就有诗。”请参照示例,结合《昆虫记》中所写的其它昆虫的故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

    《蝉》一文写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它的生活。哪怕长时间在黑暗中艰苦劳作,当它在阳光下歌唱时,就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

【考点】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综合评价;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许多红军的伟大领导人,但也有无数不知名的战士,展示了红军的风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①他们来历不同,但是同普通中国军队相比,是真正的“全国性”的军队,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别编制的。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只不过是时常作为开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②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上的感觉。

③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④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⑤就我所见到的来说,农民们对我的红军旅伴并无不满的流露。有些农民似乎还十分友善,非常向着他们——这同最近分配土地和取消苛捐杂税大概不无关系。他们很自愿地把他们的一点点吃的东西卖给我们,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苏区的钱。我们在中午或傍晚到达一个村子时,当地苏维埃的主席就立即给我们安排住处,指定炉灶给我们使用。我常常见到农村妇女或她们的女儿自动给我们拉风箱生火,同红军战士说说笑笑——对中国妇女来说,特别是对陕西妇女来说,这是非常普通的一种现象。

(1) 红军和当地的百姓鱼水情深、和谐共处,从文中哪些情节可以看出?请概括出两点。
(2) 选文第②段写道这些红军“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为什么他们却“相当快活”?联系原著,说说你的理解。
名著导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祥子拿着两包火柴,进了人和厂。天还没黑,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看见他进来,虎妞把筷子放下了:

  “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

  “哼!”祥子没说出什么来。

  刘四爷的大圆眼在祥子身上绕了绕,什么也没说。

  祥子戴着新草帽,坐在他们对面。

  “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

  ……

  “刚吃了两碗老豆腐!”他表示出一点礼让。

  “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车呢?”

  “车?”祥子啐了口唾沫。

  “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

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

  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

  “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

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什么也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

(1) 根据原著说说祥子这是第几次丢车。
(2) 选文中画线句子说祥子“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这件“事”的经过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
(3) 这部小说围绕祥子“攒钱——买车——丢车——再攒钱——丢钱——再攒——再买车——再卖车”的线索展开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