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

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稀硫酸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 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2) 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样品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祸,称得质最为21.2克.冉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3) 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4) 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NaHCO3 Na2CO3+H2O+CO2↑)
【考点】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困难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小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 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NO2 ,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压入足量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④在3.84g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为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