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是简陋的屋舍,但是我品德好就会让屋子充满温馨。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D.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考点】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古诗文阅读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君子亭记(节选)

王守仁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 , 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 , 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不愧于吾亭也。”

【注释】①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元年,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②蛰:惊蛰。③出:春笋破土而出。④珊然:珮玉相击,音节舒缓。

(1) 用“/”给下面语句断句。(各断一处)

①惟 吾 德 馨。

②雨 雪 晦 明 无 所 不 宜。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相关句子。

①【植】A.环以竹  B.亭亭净(《爱莲说》)

②【名】A.而之曰“君子” B.有仙则(《陋室铭》)

③句子翻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自古以来,君子常将个人的志趣寄托于外物上,这种表现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小语根据【甲【乙】内容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补充相关内容。

“物”之特点

“物”之象征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

象征着君子谦虚、通达的品行

象征着君子有审时度势的睿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 虚词不虚,文言虚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小语邀请你一起结合【乙】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妙处。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不愧于吾亭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同学们正在筹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美景”美术作品展,下面是花卉展区展出的两幅美术作品及对应文学作品,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甲]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菩。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平众

(周敦顾《爱莲说》)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    蕃:

②晋陶渊明爱菊   独:

清涟而不妖 濯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2)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濯清涟不妖   学时习之 B. 水陆草木花  何陋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必有我师 D. 同予何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
(3) 下面两句话是作品“莲”的介绍词,请你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 (中考新考法·跨美术)观察上面两篇诗文的配图,你认为是否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5)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有着共同的志趣,从甲诗和乙文可以看出,两文作者具有哪些相同的情志?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