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按如图甲实验方案,取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方案二: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乙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8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氮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③待装置C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氮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C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丙。
时间(分钟)
0
0.5
1.0
1.5
2.0
2.5
3.0
产生气体质量(克)
1.80
3.00
3.60
3.96
次数
1
2
3
4
5
6
加入锌的质量(g)
8
10
12
稀硫酸的质量(g)
60
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g)
15
16.1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吴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 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20
40
80
100
120
140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
甲金属
25
95
130
160
170
乙金属
30
75
150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 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
A.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