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有效的式器,莫过于口罩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你知道飞沫的来源吗?

③飞沫主要来源于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能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大大小小的飞沫。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携带着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十余米,长达数小时。

④如何为我们的呼吸道站岗放哨以切断病毒传播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性更强。它由以聚和聚丙烯为基材的多层无纺布制成,N代表非油性粒物,95则表示过0.3米颗粒物不低于95%。飞沫正好在N95口罩的“关照”之下,因此N95口罩就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

⑤但是N95口罩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研究表明 , 佩戴N95口罩时,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分别增加26%和22%,我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量。数据显示,连续佩戴N95口罩4小时后,空气交换量减少37%,血氧饱和度降低,能引起疲劳、头等症状,对于心肺功能较弱的人,佩戴N95口罩时不可不慎重。我们选择口罩要遵循“充分而不过分”的原则。

⑥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⑦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戴口罩前要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防水层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切勿内外反置和上下颠倒。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有效地阻止了手无意间触摸脸部造成的污染。随着呼吸,大量尘埃、飞沫会附着嵌合在纤维中,因此口罩一般4小时就要更换。

⑧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慷慨悲歌中,雪片般的口罩也昭示了毎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人一份关爱,这是我们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薄薄的口罩,也许会在更久的时空里融入我们的文化。

(原文有改动)

(1)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研究表明”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4) 结合第⑥⑦段说说选文是从哪两方面介绍医用外科口罩的?
【考点】
说明文语言分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逻辑顺序;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现代文阅读,回答1-5题。


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       (zhōng)。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经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






无动于zhōng 

释义:                      

(2) 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

(3) 第⑤段和第⑦段中两个加点的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⑴悄悄告诉:                                                            

⑵据《汉书》记载:                                                       

(4) 第⑥段和第⑦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

(5) 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请任选一个方面,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现代文阅读

智能绷带,无痕修复界的“优等生

张梦然

①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称,他们已开发出一种无线智能绷带,通过监测伤口愈合过程并治疗伤口,以加速受伤组织修复。研究人员说,这种绷带能促进伤口更快闭合,增加流向受伤组织的新血流,并通过显著减少疤痕形成来促进皮肤恢复。

②智能绷带由无线电路组成,使用阻抗/温度传感器来监测伤口愈合的进程。如果伤口愈合较慢或检测到感染,传感器会通知中央处理单元在伤口上施加更多电刺激,以加速组织闭合并减少感染。研究人员能够在智能手机上实时无线跟踪传感器数据。

绷带电子层包括微控制器单元、无线电天线、存储器、电刺激器、生物传感器和其他组件,厚度仅为100微米,约是一层乳胶漆的厚度。

④所有这些电路都安装在巧妙设计的水凝胶上,该水凝胶被集成以向受伤组织提供治疗性电刺激并收集实时生物传感数据。

⑤电刺激可加速角质形成细胞向伤口部位的迁移,限制细菌感染并防止伤口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主动促进组织生长并帮助组织修复。研究人员采用经过充分研究的技术,并将其与实时生物传感器数据集成,以提供一种由生物传感器传达信息的新型自动化治疗方式。

⑥智能绷带的生物传感功能可监测局部环境的生物物理变化,提供实时、快速、稳健且极其准确的方法来测量伤口状况。

⑦研究人员下一步将研究电刺激为何以及如何更快地治愈伤口。他们认为,电刺激会促进促再生基因的激活,例如有助于病原体清除和伤口修复的抗炎基因,以及可增加肌肉和软组织生长的基因。同样,电刺激通过募集更多的M2抗炎巨噬细胞增加白细胞数量,这些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促再生作用。

⑧手指被划道小口子,我们可能感受不到智能绷带的好处,但对严重伤口来说,普通绷带就存在明显不足了。最关键一点就是无法实时查看伤口的愈合情况。伤口所需的恢复周期越长,越不方便,因为要检查愈合情况,医护人员只能频繁拆解绷带,这一操作又会对脆弱的组织造成二次伤害。而从技术上讲,智能绷带可很好的感知伤口愈合时皮肤的电导率和温度变化,电阻抗随着伤口愈合而增加,局部温度随着炎症消退而下降。不但促进愈合、防止感染,还能应对不同类型创伤。

(选自《科技日报》2022年11月25日)

(1)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智能绷带能通过显著减少疤痕形成来促进皮肤恢复。 B. 智能绷带的传感器通过对伤口施加更多的电刺激,加速组织闭合并减少感染。 C. 智能绷带的电刺激帮助伤口表面形成生物膜,促进组织生长并帮助组织修复。 D. 智能绷带通过感知伤口局部温度下降,进而判断炎症消退。
(2) 本文采用顺序,先后介绍了智能绷带的诞生、、工作原理、以及
(3) 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 分析标题及第⑥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文,回答以下各题。

①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占60%左右。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经占到了58%。

②健康管理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战略投入。2007年,我国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的重点专项行动,“三减三健”活动在全国开展,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③首先,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如今,我国居民体重超标的趋势已经体现在儿童中。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儿童中,30%患高血压,43%患血脂异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16%有脂肪肝。儿童高血压和肥胖都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室肥厚,给儿童健康带来双重损害。

④其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染上了熬夜、缺乏运动、经常吃快餐、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损害很大。因此,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

⑤再次,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提供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有很多,如:社区营养不良的筛查、老年人肌肉衰减的评估、甚至糖尿病、血脂异常、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管理等。

⑥最后,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等。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警示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有删改)

(1)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 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有哪几项实施步骤?
(3) 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左右”可否去掉?为什么?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