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烧杯、细线、乒乓球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烧杯底部系上一乒乓球,接着向烧杯中倒入水,然后再将烧杯斜放到木块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
由甲与乙比较可得,
。
(2)
由乙与丙比较可得,
。
【考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的变化;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科学项目化小组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材料,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并进行了展示活动,如图所示。
(1)
如果潜水艇从a处到达b处,需通过“进排气管”为水仓
(填“注入”或“排出”)气体。
(2)
该潜水艇在同一水缸内分别处于a、b、c处(a漂浮,b悬浮,c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相同的是
。
填空题
普通
2. 如图甲所示,一个棱长为10 厘米、重为 9 牛的正方体物块 M,水平放置在一个方形容器中,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 h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t=100秒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
(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图乙中a的值为
厘米。(g 取 10牛/千克)
填空题
困难
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想使烧瓶向下沉
(填“吸气”或“吹气”),所受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填空题
普通
1. 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
1
和ρ
2
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
1
和F
2
, 则( )
A.
ρ
1
>ρ
2
F
1
>F
2
B.
ρ
1
<ρ
2
F
1
<F
2
C.
ρ
1
<ρ
2
F
1
=F
2
D.
ρ
1
>ρ
2
F
1
=F
2
单选题
普通
2.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10
-3
米
3
。(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
(1)
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2)
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
-5
米
3
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
(3)
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
3
, 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米
3
, 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
解答题
普通
3. 一个均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ρ
1
与液体密度ρ
2
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解答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