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咏菊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杨万里
宋•范成大
物性从来各一家,
寂寞东篱湿露华,
谁贪寒瘦厌年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
菊花自择风霜国,
世情儿女无高韵,
是春光外①菊花。
只看重阳一日花。
【注释】①外:见外。
【评注】(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①”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②”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
(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③;(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④。
观 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⑴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亲身体会,用了好几处比喻使说理生动,富有情趣。如在写到自己和书朝夕相伴的时候,作者把书比作“ ”,“活水源头”化用了朱燕《观书有感》的句子“问渠哪得清如许,”,表明读书能获得新知识,让思想不断更新。
⑵诗歌领联“直下”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明白了诗人读书的一个特点是: ;“胸次全无一点尘”,写出了诗人读书。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同 学:听我爷爷说,蔡公时是一名坚定的革命党人。是这样吗?
讲解员:是的。蔡公时还是一位教育家和外交官。
同 学:我爷爷没跟我讲起这些,您能跟我讲一讲吗?
讲解员:好的。1911年,蔡公时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他创办北平国民大学。1928年,蔡公时任山东特派交涉员,负责与日本驻济领署的交涉,要求日本政府从济南撤军。
同 学:
讲解员:蔡公时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日寇展开艰难的谈判,他据理力争,痛斥日寇强盗行径。日寇对他百般酷刑,他高呼“中国人可杀不可辱”,终被残忍杀害,壮烈殉国。
同 学:蔡公时先生大无畏的精神让人钦佩、感动。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饯别王十一①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②。
【注释】①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②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选自《美川诗集注》)
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修改:补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泪下。
关雎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