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阅读。

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早,不见其长,日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第二十七回)

(1) 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该书作者是
(2)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唐僧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加以概括。
(3) 请模仿小说回目的形式,如“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这样的工整句式,根据选段情节,补充下列横线内容。

孙悟空识妖魔三打白骨精;唐三藏

【考点】
《西游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读《西游记》相关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那妇人道:“……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农,雪鞋云笠!”…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

(节选自《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片段二】

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节选自《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片段三】

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但见那:薄云断绝西风紧,鹤鸣远岫霜林锦。光景正苍凉,山长水更长。征鸿来北塞,玄鸟归南陌。客路怯孤单,衲衣容易寒。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三藏勒马道:“如今正是秋天,却怎返有热气?”

(节选自《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1) 下面是小美同学对上述片段做的批注,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猪八戒好吃懒做,好色贪财,片段一中画横线句子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他喜欢挑拨是非的性格缺点。 B. 片段二之前的情节是白骨精先后变幻为村姑、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只得变作一阵风逃走。 C. 片段三中画线句是景物描写,“西风”“霜林”暗指季节,“北塞”“南陌”表明地点,简单几句话就将秋日萧瑟、行路不易给烘托出来。 D. 对长篇小说我们可以采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形式。对于“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作者用了三个章回的篇幅来讲述,略显冗长,可以跳读。
(2) 关于唐僧的人物形象讨论中,有同学这样评价:“唐僧愚善固执,总是误会悟空;又意志软弱,动不动就悲苦落泪。他不能算是取经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你是否认同这个评价?请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