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
2
),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KO
2
+2H
2
O=4KOH+3O
2
↑。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
(1)
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例举一个)
(2)
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克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
(3)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
。
【考点】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制取氧气的原理;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适当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制氧机的内部构造如图甲所示。制氧原理是在水环境中,利用过碳酸钠分解制得氧气: 2Na
2
CO
4
=MnO
2
=Na
2
CO
3
+O
2
↑。制得的氧气需通入水中湿润,再供给呼吸。若要用此制氧机进行一般缺氧性疾病治疗,其要求如表所示。
表
适用情况
过碳酸钠(固体粉末)
催化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
供氧时间(分)
一般缺氧性疾病
3袋
2袋
≥1000
≥15
(1)
观察制氧机结构,
口为出气口。(选填a 或b)
(2)
根据表2信息,3袋过碳酸钠的质量至少为多少。(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是1.4gL)
(3)
当病人无法自主呼吸时,可将制氧机与医用呼吸机相连,通过呼吸机内部气压变化调节使氧气流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实现供氧,如图乙丙图为人体正常呼吸时的肺内压强变化图,请在图中直接画出呼吸机内部的气压变化图像。
解答题
困难
2. 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
2
↑)。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常温下氯化铜、氯化锌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获得数据如图乙。
(1)
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量筒内水量的增加值获得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变化,这是利用氧气
(填写物理性质)。
(2)
根据本实验结果,小明提出实验室在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时,可添加少量氯化锌以减缓过氧化氢分解的保存方案。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
实验中,40.1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过氧化氢溶液添加少量氯化铜,6小时后,可产生氧气的质量多少克。(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
解答题
困难
3. 小黄同学对不同催化剂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效果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1)
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
(2)
根据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佳的催化剂是
。
(3)
小黄还发现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
2
, 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请解释原因:
。
(4)
在另一次实验中小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试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4.8克,则试管内分解了多少克氯酸钾?
解答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