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1)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军士吏甲(同“披”,穿着)                    亚夫乃传言开门(墙壁) B. 肉食者(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小大之(指诉讼事件) C. 又何焉(参与)                               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D. 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衣食所安弗敢也(独自享有)
(2)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细柳军                    醉翁意不在酒 B. 战                          不物喜,不以己悲 C. 登轼望之                      鸣之不能通其意 D. 乡人曰                        必先苦心志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B. “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祭品,“持节”“揖”“拜”是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语。 C. 《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详加叙述,战前、战后则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 《周亚夫军细柳》写文帝在细柳营两次受阻,从侧面衬托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的形象。
(5) 《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那么,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的“真将军”体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而攻之而不胜    (2)而去之 
(3)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戚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之”字与“天下顺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里 B. 夫环而攻 C. 寡助 D. 攻亲戚所畔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沙猎,见往事平。卿言多务,孰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勖助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不可及也……”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孰孤? ②徐公不君之美也 B. ①即刮目相待 ②莫说相公痴,有痴似相公者 C. ①在军中常多务 ②必先其心志 D. ①自以为大有所慕圣贤之道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钱覆其口 B. ①蒙始就学 ②重修重阳楼 C. ①结友别 ②成礼 D. 不可及也 ②以诱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4) 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其月八日,城陷,(颜)杲卿、(袁)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思明既陷常山,遂攻诸郡,邺、广平、钜鹿、赵郡、上谷、博陵、文安、魏郡、信都,复为贼守。禄山见杲卿,面贵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忠义》)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岂不大丈夫哉    往之

御备皆        至气绝

(2)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女子之嫁也,母命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B. 顺为正者      徒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C. 杲卿、履谦贼所执   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D. 责之曰    能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

(4)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中,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

【乙】文中的颜杲卿算不算孟子心中的大丈夫?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