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读报”系列活动即将陆续展开,活动主角正是同学们读得大热的《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赶快来参加吧。
(1) 【活动一】《红星照耀中国》看描述,猜人物

①他的谈话、举止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为人善良又吃苦耐劳,在长征途中把马让给受伤的同志;吃穿和部下一样;很喜欢少年先锋队的孩子,经常与他们谈心。他是

②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地主绅士见他闻风丧胆,他在哥老会极具影响力,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是

(2) 【活动二】《昆虫记》观分享,谈感受

下面是某网上书店的宣传海报,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昆虫记》是如何体现海报中所宣传的“自然之真”和“人文之暖”的。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艺术特色;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参考资料

阅读任务

检 索 目 录

目录(有删节)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在长沙的日子

通过红色大门               苏维埃运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遭白匪追逐                 同红色农民谈话

造反者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三篇在保安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苏维埃掌权人物             “真正的”紅军

论抗日战争                红军战士的生活

①小安想了解毛泽东其人,根据目录,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些篇目?

关 注 序 言

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都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一一1938年上海复杜版《西行漫记》作者序

②结合目录和序言阐述《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写作特点的

名著导读 普通
3. 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①(美国记者斯诺随一支护送物资的红军队伍去往保安,途中“说故事的好手”亲历了南昌起义的红军指挥员李长林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趣闻轶事。)

②“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③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 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李(长林)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④“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⑤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⑥有一次贺龙逮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的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1) 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问题。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 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他喜欢马”与“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打仗夺回来”、“真的夺了回来”的前后重复强调起到了什么作用?

(2) 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事例来分析贺龙形象。
(3) 文中被俘的波斯哈德牧师不仅没说贺龙坏话,还说“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共产党和红军到底是怎样的团队?为何当时的贫苦农民、底层劳动者纷纷至死不渝地追随他们?请结合以下作品,谈谈你的看法。可备选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