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常洗手,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2) 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 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4) 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考点】
细菌的主要特点; 真菌的主要特点; 细菌与人的关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民间流传着“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在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常见的“红心”甘蔗就是发霉变色的甘蔗,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黑乌霉等霉菌侵蚀。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毫升。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①喂养实验

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毫升,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

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

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

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实验步骤②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目的是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3)[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不食用发霉变质的水果

B.自己挑选甘蔗后,让商家当面榨汁

C.削掉“红心”甘蔗的红心部位后也是能吃的

D.去皮甘蔗可用保鲜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长期存放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