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文汇读

材料一

情景交炼

◆张德瀛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宋词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语也;梅尧臣“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景语也;姜尧章“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仲“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情系于景也。词之为道,其大旨不出此。

材料二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材料三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固     勒     寐

(2)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词 虽 不 出 情 景 二 字 然 二 字 亦 分 主 客 情 为 主 景 是 客 说 景 即 是 说 情。

(3) 请翻译“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

(4) 请根据“材料一”的提示,为下列词句归类。

A景语       B情语      C景寄于情       D情系于景

①羌管悠悠霜满地。               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请抓住“材料二”上阕中的几个关键词简析战场的环境和战争的烈度。
(6) “材料三”中所说的“四面边声”在“材料二”中具体指什么?
(7) 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
【考点】
应用性默写;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巯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

①秦王不悦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3) 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 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 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 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4) 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

A. 《伤仲永》 B. 《木兰诗》 C.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出师表》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后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巯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①秦王不悦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3) 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 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 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 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4) 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A. 《伤仲永》 B. 《木兰诗》 C.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出师表》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