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①则实②,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③。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气:精气。②实:充实。③北:败北,退败。

(1)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公问其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其旗靡          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 勇者也         真无马邪(《马说》 D. 而莫知其         今齐地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②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3)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4) [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5) [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考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浦阳郑君仲辨 , 未尝有疾也。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 , 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 , 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可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 , 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释】①浦阳郑君仲辨:浦阳县有位青年叫郑仲辨。②疹:皮肤上起的红色小颗粒。③粟:指像小米粒那么大。④滋甚:更加。⑤握:即今所谓一把,这里指拳头。⑥膂(lǚ):脊梁骨。⑦瘳(chōu):病愈。⑧艾:艾草。⑨肝膈(gé):肝脏和膈膜,这里泛指人体的内脏。⑩傅:涂。

(1)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天 下 之 事 常 发 于 至 微 而 终 为 大 患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未有疾也             ②旬可愈

服汤剂               ④旦夕之力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层次清晰,构思谨严。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阐发道理,叙事贵在简练而又生动,哲理则富有警策,有独到之见。同时两者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B. 本文取譬设喻,借喻立论。文章从友人手指生疹一事,阐明“防微杜渐”的道理:天下之事,常发生在至微之处,因为忽略轻视,终成大患。 C. 本文不以文采词藻炫耀,不发空泛的议论,而是从实际出发,同时又有因小见大的深度发掘。从小事发端,深意在于治国,文意深远。 D. 本文含有针砭时弊的意味。国家处在“疲敝之余”,官吏又“戕摩剥削”,更加速了小患的发展,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幸其未发”。对于这一切,作者把针对的矛头直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龙泉多大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 , 历游四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 , 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其庵庐云。

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其能凌岁寒而不行改度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选自宋濂《看松庵记》)

【注释】①庵庐:简陋的茅屋。②鹤氅(chǎng):羽毛编织的外套。③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④谢公履:谢灵运为登山发明的一种木鞋。⑤唶(jiè):赞叹。⑥度:态度。

(1)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遂以其庵庐云          名:

其能凌岁寒而不行改度者      易: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励,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3) 章君感叹“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看松之趣”体现在哪两方面?请你依据文章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