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カ。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母亲这样的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背,还会种地了。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右图)

(1) 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写出三条)
(2) 周末,文雅、文博一起到文栋家做客。午饭时间快到了:文栋穿上围裙到厨房炒菜。文博好奇地问:“文栋,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我爸妈说,我们快毕业了,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假如你是文栋,会说:“
(3) 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考点】
漫画释义; 见解表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童年都去哪儿了
                                                                                            【案例回放】
①某电视台一档少儿才艺节目,让一位5岁的小女孩穿上“性感露背装”学扭臀。接着主持人问小女孩:“你在幼儿园里有没有交上男朋友啊?”……
②在一则儿童食品电视广告中,一个小男孩学着古代皇帝的样子,一边背着手踱步,一边用极其成人化的口吻说:“吃方块酥,享皇帝福,我是小皇帝!” 
②某市新华书店,本名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的书堂而皇之地摆在儿童读物柜台,其中充斥着暴力、色情、惊悚等不堪入目的内容。
                                                                                            【调查统计】
儿童对电视广告的反应调查

求购行为无明显反应模仿广告词不相信其他
19.6%27.5%49.4%11.4%8%

                                                                                            【网友声音】
@小黄蜂:在这个泛娱乐时代,儿童难以摆脱“被看”的命运,成为大众逗乐的工具。大众有一种畸形的癖好,他们愿意观看儿童对成人的戏仿,这种不伦不类的娱乐性场面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得意。
@胡桃夹子: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危害不仅仅是让孩子在语言使用上出现早熟,更加严重的危害是使孩子由于语言的影响进一步发展成为思想早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小大人”。
@没枝叶的树:许多家长高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急躁的拔苗助长的心态里,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发展的基础断裂了,像被拔过苗的庄稼那样逐步枯萎。
                                                                                            【校园童谣】
①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②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找个朋友,到校园转转。带上球鞋,戴上护腕,套上队服,到球场玩玩……
                                                                                             【专家看法】
陈沉(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真人秀节目或者娱乐节目并不是要排斥儿童的参与,而应该确保正确的参与形式和评价标准,越不符合儿童身份年龄的表演内容,越是能得到肯定和追捧这一标准应该被终止。
陈智雄(心理咨询师):儿童成人化倾向同时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人的健康心理成长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如果直接跳开某个成长阶段的活动和经历,很可能给孩子的心智带来不可逆转的空缺与伤害。
姚倩(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中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使儿童仅仅坐在电脑前便打开了进入成人世界的大门,在情感经历上便越来越早熟,缩短了由儿童走向成人化的时间。
张雪梅(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在成人化的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孩子们互相打杀,可能会把虚拟世界里的一些仇恨带到生活中来,实施一些报复行为或者说伤害行为,最终导致违法犯罪这种现象的发生。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作者):正是现代传媒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实在令人痛心和尴尬。

(1) 下列关于童年过早“消逝”原因的概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两项是(  )

A. 大众对儿童戏仿成人的畸形癖好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急躁心态。 B. 电视广告中儿童的成人化语言容易被儿童模仿。 C. 儿童阅读成人化源于对成人世界的好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网络世界里成人化的内容,使儿童容易在情感经历上越来越早熟。 E. 学校的过度教育与超前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
(2) 仔细阅读以上材料,请你简要写出儿童过早“成人化”的危害有哪些。

(3) 避免孩子过早“成人化”,“传媒”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请你结合以上材料 , 在“出版社”、“电视台”、“互联网”三个“传媒”中,选择两个 , 向它们各提一条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建议:                                                         
         建议:                                                        

(4) 针对【专家看法】中尼尔•波兹曼的观点,请你站在儿童的立场,发表不同的观点,讲明相应的理由。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