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展板,识野菜

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三块展板。请阅读展板上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展板一:常见的野菜】荠,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茎生叶,叶片边缘带有圆滑缺口,顺生,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瓣白色,4枚,呈卵形。短角果,倒三角形。

(选自“百度百科”)

【展板二:            】食用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黄酮则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甙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营养分析测定,许多野菜中均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含量一般均高于栽培蔬菜。如荠菜的蛋白质含量每公斤为42.4克,在叶菜、瓜果类蔬菜中数一数二;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不相上下;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高于柑桔,而且它还富含各种无机盐。因此,正确辨别食用野菜,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选自《中医宝典》)

【展板三:             】野菜的“身世”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重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长在路边的好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许多公园和小区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或清除其周边野草,会定期喷洒杀虫剂、除草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专家还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希望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不要随意采摘野菜,否则很容易导致腹泻或中毒。

即使清楚野菜的来历和安全性,也不建议市民过多食用野菜。多数野菜性寒、味苦,吃多之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部分野菜含有可致敏物质,某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选自公众号“生活中的化学”)

(1) 根据展板一的内容,选择荠菜的正确配图(  )。(填序号)

                       

A                                   B

(2) 请你给展板二、展板三补写标题。

展板二:            展板三:

(3) 班级的“野菜美食节”活动需要宣传,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创意。
(4) 春天到了,姐姐准备去挖野菜吃。请你用展板上的知识给姐姐几点提醒。
【考点】
活动设计; 材料探究; 主题活动; 见解表述; 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语言得体; 语言简明;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某中学九年级正在开展“热爱非遗文化”专题语文学习活动。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随着非遗产品创新节奏加快,覆盖品类日益丰富,唯爱工坊第二年度销售额为第一年度的14.8倍,非遗产品市场接受度显著提高,现代审美与传统元素融合的产品设计升级,非遗纹样面积的巧妙、合理运用,让非遗产品逐步走入大众消费视野。

    据唯爱工坊的统计数据显示,其第二年度合作的非遗手艺人数量,较第一年度增长7倍;其中“95后”手艺人大幅增加,占比49.5%,而“00后”手艺人也露出小荷尖尖角,占比5.3%。

    材料二:74岁高龄的著名皮影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在非遗展示活动中被青少年团团围住。老人表示,有人说传统文化在年轻人当中过时了,我恰恰认为不是这样,很多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

    材料三:6月8日至10日,云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正式在红河州蒙自市南湖广场拉开帷幕。全省50余项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南湖广场,为广大市民展示近年来非遗项目“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的优秀成果。蒙自市民和游客们边了解、边选购,水酥饼、无量山火腿被抢购一空,皮雕制品、剪纸、面塑、白族甲马也颇受欢迎。

(1) 简要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 在非遗项目展示活动现场,你打算采访前来参观的游客,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3) 活动中,部分人认为非遗文化不够时尚,难以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4) 学校拟在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做《青少年与非遗文化》专题讲座,请你为校长办公室挑选最合适的通知正文。(   ) A. 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拟举行《青少年与非遗文化》专题讲座,请全体学生准时参加。 B. 学校拟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青少年与非遗文化》专题讲座,请全体学生准时参加,请勿迟到。 C. 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拟在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青少年与非遗文化》专题讲座,请全体同学准时参加。 D. 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拟在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专题讲座,请准时参加。
综合题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的题目。

四月份的班级黑板报上,宣传委员在文娱委员的建议下,介绍了一种有趣的文艺现象,引来了同学们的热切关注。黑板报如下:

艺术类的“奇葩”方式组合

用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用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 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 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大型杂技剧

《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 面对这一期的黑板报内容,围过来的同学议论纷纷,说起了近期热门的其他现象:

A.将《诗经》《道德经》翻译成英语

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杭州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

D.用京韵大鼓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

F.将黄梅戏《天仙配》融入电子音乐

以上现象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的两项是(  )( )

(2) 黑板报的第三则材料的小标题,目前还处于空缺。请你帮助宣传委员拟定一个小标题。
(3) 艺术类的这种“奇葩”方式组合,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如果你也是围观的同学之一,你有怎样的见解?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