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②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 ②脰:颈,脖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刃及鞍勿(顾念、考虑) B. 不得死所(遗憾) C. 顺义(编次) D. 巡抚王梦尹以扰驿(使……听到)
(2) 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车引 B. 何陋 C. 已而细柳军 D. 益慕圣贤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 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考点】
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

【甲】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当初,诸葛亮上书给后主说:“(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不肥沃的田十五顷,供给家人的衣食还有结余。至于我在外任职时,没有另外征集赋税,随身衣食都靠政府供给,也不另外经营产业来增加自己的丁点财富。等到我死的那天,不要让我辜负了陛下,家里有剩余的丝绸,外面有多余的财产。”到了他死的时候,真的像他所说得那样。

(1)  解释词语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悉仰于官  悉:

(2) 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 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①神格:神态与气质。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②将军方与客对

③庄以实

④将军以其言之大而

(2) 下列各组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时为放风筝

A. 录毕,走送 B. 渔人甚异 C. 属子作文以记 D. 遽诘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②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

(4) 文章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庄有恭与一般的小孩子不同。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

③正患无隙以

天下之乐而乐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       众所嫉 B. 古仁人心         正患无隙以规 C. 物喜           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D. 先天下之忧忧     余强饮三大白别(《湖心亭看雪》)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请联系(甲)(乙)两文分析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