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余光中的诗和他的文学批评

①余光中是汉语文学非常重要的诗人,他一生共发表过一千四五百首诗,多元的题材很难妥善分类,勉强划分为:爱情亲情,如《等你,在雨中》《母难日》;小我大我,如《乡愁》《欢呼哈雷》;文学艺术,如《白玉苦瓜》《向日葵》;山川自然,如《垦丁十九首》《问海》;政治社会,如《慰一位落选人》《石器时代》;植物动物,如《太阳点名》《火金姑》;环境保护,如《控诉一支烟囱》《贝壳砂》等等。

②余光中的诗感应时代与人生,他有信有望有爱,生命体会有哀愁有欢乐,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有忧有喜,对社会世事有针砭有讽刺有鼓舞有颂扬,合起来大体上映照出积极丰盛惜福感恩的人生。诗人的一生和国家民族分不开,《乡愁》脍炙人口自不用说,就是写每七十六年“来临”地球一次的哈雷彗星,余光中也会联想到国家,昂扬表示“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充满自信与豪气。面对空气污染,余光中诅咒工厂的大烟囱,是“毒瘾深重的大烟客……把整个城市/当作你私有的一只烟灰碟”。

③余光中的诗婉约处如宋词,阳刚处近史诗,明朗而不浅陋,耐读而不晦涩,有篇兼且有句,推崇者多,各地的读者和批评家讲之不尽。情诗如写莲花池畔小情人,“步雨后的红莲……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走来”,其典雅情调迷倒了多少年轻读者。作家流沙河也极爱他的诗,曾开课讲授,称其诗可读可解更可讲——可讲的意思是可让批评家细细讲出其精彩高妙的艺术。

④余光中熟悉中英两个文学传统,知道诗是形象的思维,写诗有章法有技艺;知道怎样继承与创新;余光中新诗的形式,有格律体,但以自由体为主。他的自由体甚有节制,创出了一种“半自由半格律”的新诗体,有人以为其创体的成就有如唐代杜甫之确立律诗体式。

⑤梁实秋曾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其实余光中既是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也是杰出的评论家。他既评论中西古今文学,也评论音乐、绘画、书法。他的文学评论,涉及的文类也多: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⑥散文理论方面,余光中有“速度、密度、弹性”说和“炼丹”说,强调词汇和句法灵活多变。他又提出散文语言“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传真,西以求新”的多元融合主张。太阳之下少新事,余光中这方面的理论,也非完全簇新:孔子早就认为言辞应有文采,《文心雕龙》强调情与采不能偏废,杜甫主张“转益多师”。余光中的“白文俚西”以说是兼采众长而已。

⑦余光中精通中英文,中译英、英译中,成果丰硕。中文和英文语法多有不同,余光中深感中文写作亦步亦趋英文句法的流弊,认为国人可择英文句法之善者而从之,对“恶性西化”的夹缠冗长则必须避而远之。他撰文批评五四以来多个名家的作品,诗与文都有,包括批评其文字的“恶性西化”。余光中论“中文西化”诸文,1960年代起陆续发表,一片苦口婆心,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南方周末》)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由哈雷彗星联想到国家,赞颂民族意志“永远向前”,流露出炽热的爱国情怀。 B. 散文语言应“白文俚西”多元融合,这并非余光中的独创,中国古代文论早有论述。 C. 余光中精通中英文并且熟悉中英文文学传统,对中文写作学习英文句法持辩证态度。 D. “知道怎样继承与创新”既体现在余光中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其文学理论研究中。
(2) 第⑤段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 文章为什么说余光中是“汉语文学非常重要的诗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
文章过渡及其作用;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晶莹的瞬间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徐缓悠扬、如歌如诉,尽管优美,但谁也不能否认蕴藏在这歌声中的忧伤,这淡淡的美丽的忧伤轻轻叩击着听者的心,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在这些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门的我,告别父亲,孤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下起了大雪。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里望出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时,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庞,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然入睡。我凝视着她们,就像凝视一尊表现母爱和童真的美妙雕塑。她们对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期望,即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我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

(1) 第二段中写“雪花”,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写小姑娘的歌声?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回答。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4) 根据全文①将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并与仅凭文字构筑的诗作对比,突出了肖邦的钢琴曲梦幻般的美妙动人。②以“第一行脚印”来暗示自己开始了新的社会生活,用“美好的憧憬”“深深 ”这些词语,表现自己在小女孩精神影响下的积极乐观和坚定自信。内容,指出标题中“晶莹”的具体含义;并说说作者在文中想与我们分享的人生感悟。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人言为信

顾晓蕊

    ①在一次聚会上,阿杰无意中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他顿时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腾地从椅子上弹起,紧盯着男子追问道:“你刚才说的余大鹏,是不是曾经在汽运处工作?他现在人在哪里?”

    ②男子被他眼中的火焰吓着了,一时间呆愣住,嘴唇嚅动说不出话。

    ③阿杰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神色缓和下来,勉强扯出一抹笑容说:“我们俩以前很要好,这些年失去联系,听你提起不免有些激动。”男子这才长吁一口气,说是在南方意外碰见大鹏,在镇上开家小店云云。

    ④阿杰攥着写有地址的纸条回到家里。他歪倚在床边,缓缓地打开纸条,发出一阵冷笑。阿杰的目光犹如钉子般刺向那个名字——让他苦苦找寻十余年心里又恨又恼的人。

    ⑤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阿杰结识了大鹏,并成为可以倾谈的朋友。

    ⑥有一天,大鹏一脸神秘地对阿杰说:“我有个发财的机会……这里边利润很大,现在手头缺些资金。你要是能凑上10万元钱,我保证不出一个月,按110%现金返还。”阿杰手上没存下什么钱,就跟同事说起此事。最终和同事各凑了一半。算是入了伙,只等着分利了。谁知一个月后大鹏那边竟没了回音。后经多方打听得知,大鹏将购货的钱打过去后,供货商却没了音讯。大鹏怕别人上门逼债,竟连夜携家人逃掉了。

    ⑦阿杰是个淳朴善良的人 , 他没有回避,而是选择担当。他借来钱先还给了同事,此后的许多年间,他省吃俭用只为还债。为此没少落家人的埋怨,他独自吞咽着苦涩。

    ⑧有人说阿杰太傻,他没签字担保,大可不必替人还债。阿杰却说:“话一说出口,就变成一种承诺。谁赚钱都不容易,既然当初他们信任我,不能让人家吃亏。”

    ⑨餐桌上得知大鹏的消息后,胸中的愤怒化作一团火球,愈烧愈烈。他决定去找大鹏,要当面质问他为什么逃避。他恨恨地想’见了面还要揍大鹏几拳。

    ⑩第二天早上,他迎着瑟瑟寒风,搭上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一路急驰驶向小镇。

    ⑪照着男子给的地址,他很容易地找到那家店铺。看店的是位十八九岁的男孩,痩高个子,俊秀的脸庞上带着几分忧郁。在他的探问下,男孩黯然地说,父亲生病住院了,住在镇上的医院里。

    ⑫阿杰疾步朝医院走去,愤愤地想,别以为生病就能躲得过去。到了住院部,他向值班的护士打听大鹏住哪个病房。护士说:“你说的是那位签下眼角膜捐献协议的患者吧?真是个好人!哦,他住在207病室。”

    ⑬眼角膜捐献——他心里一震,半天缓不过神来。人性的复杂如硬币的两面,一面阴暗,一面阳光,这未免有些滑稽可笑。

    ⑭他透过门上的玻璃向里望去,那个让他憎恨的人,如脱了水的鱼,苍白消瘦,看上去孱弱得很。他紧攥的拳头在空中划了个弧,砸在冷硬的墙上,心头的那股怒火,瞬间被现实的无情泼灭了。

    ⑮面对一个将死之人,他又能怎么样呢?

    ⑯阿杰给大鹏写下一封信。他在信的结尾写道:“一个人若没有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他将信折好,托护士转交给大鹏,转身离开医院。

    ⑰两个多月过去了,一个飘雪的黄昏,阿杰隐约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见是店铺里的那个男孩,披着一身白雪,神色凝重,像嵌在门框里的画。

    ⑱进屋后男孩朝阿杰躬身行礼,双手托着一个布包,阿杰满怀诧异地打开,见是几捆百元钞票。男孩面带悲戚地说:“父亲读了你的信,捶胸痛哭。他一直活在自责和懊悔中,虽然搬到小镇,却没能逃出心灵的惩罚,每天都心惊胆战地过日子。”

    ⑲男孩哽咽了一下,接着说:“父亲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他认为已经回不去了,从逃离那一刻起,自断了回头的路。父亲因此备受煎熬,终因忧惧成疾离开人世,为给他治病花了很多钱,家里仅剩的5万元钱先给您。您尽管放心,我会挣钱还清父亲欠下的债,因为他还在某个地方注视着我……”

    ⑳男孩说完后,扭身出了门,单薄的身影隐没进白雪中。漫天的雪花飘落下来,撒下一天一地的纯白,如烟如雾,仿佛要涤净世间的一切。

(选自《中考语文热点作家作品精选》,有删改)

(1) “阿杰是个淳朴善良的人”,表现在哪里?
(2) 简要分析第⑤—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眼角膜捐献——他心里一 , 半天缓不过神来。

②父亲读了你的信,捶胸痛哭

(4) 文章结尾写“漫天的雪花飘落下来”,“仿佛要涤净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深意?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济南的味道
        ①站在济南一些偏街背巷的路沿上,掰开一只烤得焦黄的汪着油的烤地瓜,未等入口,一股仿佛弥漫着数千年历史的悠远绵长的香气便会扑鼻而来。济南由于地辖华夏南北的要冲,其饮食自然融会了南北大菜和各地民间小吃的精华,有着亦朝亦野的特点,能登得大雅堂奥,也能下得百姓厨房。诸如说起来就能让你流下口水来的油旋儿和想起来就放不下的甜沫,更是济南独有的风味,并且深深地附着了济南人怀旧的情结。
         ②评价济南在突破饮食口腹囿围之余,品味若干元素亦会让人流连忘返。
        ③品济南不能不读济南的山,山是这座城市的骨架,也定格了济南的品质。有堪舆家言,泰山是济南的太祖山,因此济南的山从南边一路走来,携着东岳的余威,裹挟着南山的秀美和北域的风情,成就了隽秀沉稳、旷远绵邈的别一番风韵。它们时刻不停地在向你述说着这个城市的骄傲和温情。无怪老舍先生当年看到这群山簇拥的济南老城,便发出了“这个城市像一个卧在群山中的摇篮,在冬天里一望便让人觉得温暖”这样由衷的慨叹了。
        ④品济南最美莫过于畅饮济南的水了。这是一个被泉水滋养着的城市,泉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灵动、带来了性情、带来了极致的品位。泉水是济南的魂,“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光景不是哪一座城市都有的。青青石板路,光滑如冰,只见那泉水从石缝间涌出,汩汩地,潺潺地,漫了青石板,漫了孩童的小脚丫,那么清澈,那么晶莹。泉畔小憩,舀一瓢泉水,沏一壶清茶,就着三伏天的酷暑一饮而下,酣畅淋漓,清韵爽然。
        ⑤品济南不得不穿越济南的历史和人文。泉城文脉正,大舜历山耕。这是华夏人文始祖给济南留下的第一缕印记。且不说在这座城池的历史长河中如鲍叔牙、闵子骞、扁鹊、曹操、秦琼、曾巩、铁铉、边贡、李攀龙、丁宝桢、刘鹗、季羡林等一个个明星巨擘给济南留下的一笔笔财富。单说中国文学史,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辛弃疾和李清照这“二安”居士,那么宋词“      ”的豪放和“      ”的婉约到底会逊色多少呢?如果没有了张养浩,在元曲的体裁中还会另有其人喊出“      ”这句深埋在封建史上历代老百姓心中的绝唱吗?如果没有了老舍,近一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天平上的砝码会不会轻了许多?这是济南的骄傲,但我又觉得这更是济南的乡愁。
        ⑥品济南的味道,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一定要读懂济南的人。济南人的性格由于地域的关系,糅合了中国南、北方人种的性格和气质,更兼具了齐人和鲁人的天赋和秉性。自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开始,一路走来取精去粕地形成了济南人独有的豪放豁达、尚善重义的好品质。每一个成熟的济南人都像是一瓶陈年的老酒,只要起开瓶盖,一股醇香而绵长的味道便会悠然而出,让你为之迷醉。
        ⑦品济南,不由不感染于她时刻升腾着的气象。这是一个包容了各种元素的蓬勃生命,时刻在成长。济南,恰是一朵由泉水滋润的清荷,嗅一下雅透脏腑,品一下情远意长。济南,更是一个由荷精心孕育的莲蓬,每一粒睡在母亲怀里的莲子,都会带给你久久的悠香……
                                                                                                                                                                             (作者农人,文章有删改)

(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用心品咂济南,你会发现韵味无穷。品美食,悠远绵长;品山,         ;品水,                ;品历史、人文,          ;品人,                   

(2) 结合全文,说说第②段的作用。

(3)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第③段画线词“簇拥”的表达效果。
B.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

(4) 将下列诗句分别填入第⑤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         。(只填序号)。
A.花自飘零水自流 B.气吞万里如虎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 今年3月,我市启动了“你心中的济南标识——找找济南范儿”的大型活动。请结合文意或生活体验,写写你心中的济南范儿,表达你对济南的热爱和理解。(60字左右)

【注】范儿:多用于口语,指风格、风范、品质。城市范儿就是能代表城市历史、名人、艺术和自然等文化资源中,最具城市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