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什么老师不知道的事,那么在雷沃米尔之后再谈论蝉的故事也没什么意义。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就在我居住的地区收集研究资料,他把标本泡在三六烧酒里,用大型马车运过去。但我恰好相反,我是在蝉的陪伴下生活的。当七月来临,它们占据了从牲口棚到屋檐下的每处角落。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这位性格直率的邻居常常前来拜访,让我得以了解关于她的一些细节,雷沃米尔做梦都没法拥有这样的条件。

(节选自《蝉出地洞》)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了猴在外壳开始裂开之前,味道最美。但法布尔亲自烹饪品尝后却发现味同嚼蜡。由此,法布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光辉的学术生涯中做过的一点傻事,就是把村野玩笑当成了真实的资料,并记录下来。而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猴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

材料三:在中国,知了猴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

(1) 请你品味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联系整本书的阅读,说一说与雷沃米尔的研究相比,法布尔的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2) 法布尔说:“除了感觉之外,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譬如,他就发现蝉似乎天生能预知到来自蚋的破坏,因此产卵的数量特别大。还有哪些昆虫也具有这种本能的智慧?请另举《昆虫记》中一例。
(3) 材料二体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法布尔这种精神的看法。
【考点】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昆虫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某班拟组织一次主题为“汲取古人智慧,学会面对困境”的古诗文阅读探究活动,以下是活动负责人收集到的一些材料。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材料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三】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材料四】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逆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

(1) 阅读材料三时,同学们对“衣不重采”中的“重”字的读音产生了分歧。请你结合语境确定其读音并简述理由。(2分)

小嘉:我认为应该读 chóng, 因为

小兴:我觉得应该zhòng, 因为

(2) 材料一和三中的画线句都是问句,但包含的思想情感却不同。请结合文本简析。
(3) 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分析古人在面临困境时体现出的智慧。
(4) 面对困境,我们还可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得到智慧和力量。请将诗文填写完整。

时光荏苒,面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我们无法阻止,但要坚信,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正如晏殊《溪沙》诗句所说“”;生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面对困境时,要以孟子“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来激励自己;处于严酷的环境考验时,我们可从刘桢《赠从弟》诗句“”得到启示,像松柏那样保持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

综合性学习 困难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舍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妻有遗男,始忒,跳往助之。寒暑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愚公移山》)

【乙】鲁公园,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①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②寝:止息,平息

(1)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排,跳往助之。

②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3) 愚公移山,感动天地;鲁公建园,最终搁浅。请你谈谈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