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展现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文言文,请和他们一起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余居西湖寓楼。楼多鼠,每夕跳踉几案,若行康庄。烛有余烬,无不见跋①。始甚恶之,继而念鼠亦饥耳。至于余衣服书籍一无所损,又何恶焉。适有馈饼饵者,夜则置一枚于案头以饲之。鼠得饼,不复嚼蜡矣。一夕,余自食饼觉不佳复吐出之遂并以饲鼠。次日视之,饼尽,而余所吐弃者故在。乃笑曰:“鼠子亦狷介②乃尔。”是夕,丑二饼以谢之。次日,止食其一。余叹曰:“不惟狷介,乃亦有礼。”
(选自畲樾《春在堂随笔》)
【注释】①跋:踩,踏。②狷(juàn)介:孤高正直,不肯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