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级组织《朝花夕拾》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 下面是两个小组的专题探究任务单,请你补全横线处内容。                                                                                                                               

阅读名著

组别

探究专题

所选篇章

《朝花夕拾》

第一小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范爱农》

第二小组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五猖会)

②《》(已给篇章除外)

③《》(已给篇章除外)

(2) 下面是探究活动中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对话,请补全对话内容。

小语:张老师,您说《朝化夕拾》是经典名著,可我读起来好无聊呀!

张老师:哦,我读《朝化夕拾》时感觉特别亲切,里面写的“捉蟋螂”“捕鸟”,老师小时候也经历过。耐心阅读,说不定你也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呢!

小文:是呀。谈《朝花夕拾》,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的隔膜感。鲁迅童年经历的一些事,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例如,

【考点】
作家作品; 作品的基本内容;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朝花夕拾》;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名著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    ”和“     ”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日,“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1) 以上文段选自 (原名)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
(2) 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文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两件事分别是什么?

②鲁迅的这篇散文,对古时所谓的“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