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如图,甲、乙是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分别是F
1
、F
2
,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
1
、p
2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
1
=F
2
, p
1
>p
2
B.
F
1
>F
2
, p
1
>p
2
C.
F
1
=F
2
, p
1
=p
2
D.
F
1
>F
2
, p
1
=p
2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换一批
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分别是F
甲
、F
乙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用p
甲
、p
乙
表示,则( )
A.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
B.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
C.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
D.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
单选题
普通
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B.
液体的密度:ρ
甲
>ρ
乙
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
<p
乙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单选题
普通
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
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
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单选题
普通
1. 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不计厚度和质量)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竖直插入水中,玻璃管下端保持深度
为0.1米,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厘米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帕
B.
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牛
C.
从管口缓慢注入水与水槽液面相平时,塑料片所受压强为零
D.
从管口缓慢注入酒精(
千克/米
),当塑料片恰好脱离时,酒精柱的高度为15厘米
多选题
普通
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装有相同深度的水,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的水中(铁球未碰到容器底和侧壁),水均没有溢出。此时,水对三个容器的压强最大的是容器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的是容器
。
填空题
普通
3. 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 如图所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了。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的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综合说理题
普通
1. 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
。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底部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
花岗岩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
花岗岩的密度;
(3)
从开始提起花岗岩到其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
解答题
困难
2.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现将一质量为0.5kg的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了2cm。此时正方体物块有一半露出水面。已知容器的横截面积与正方体横截面积之比为2:1,g 取10 N/ kg,容器壁厚不计。求:
(1)
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
若再缓缓向容器中注入水,至少需要加多少水,才能使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解答题
困难
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圆柱形溢水杯,自重7N,底面积为300cm
2
, 溢水口距杯底的高度为12cm,溢水杯中盛有高为10cm水,现将一体积为1000cm
3
、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缓慢授没入水中,不计溢水杯的厚度。求:
(1)
铝块放入水前,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2)
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解答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