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①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② , 风尘恶。
兵安在?膏③锋锷④。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⑤。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释】①万岁山:宋徽宗宣和四年建于汴京宫城东北角,为皇帝游玩享乐之地。②畿(jī):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③膏:血污。④锋锷:敌人的武器。⑤河洛:黄河、洛水一带,即指中原。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城南①
[唐]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②战苦辛。
幡旗如乌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战城南:乐府《铙歌·鼓吹曲辞》旧题,多写战争的残酷,军旅生活的艰辛。
②城南:泛指边塞城堡的附近,非确指城的南边。
浩然楼①
明·梅调元②
百尺层楼冠巨鳌,文公③曾此驻旌旄。
厓山事④去家何在?孤屿潮生塔自高。
魄化杜鹃啼夜月,身骑白马蹴秋涛。
凭栏一望忠魂杳,天地茫茫首重搔。
【注释】
①浩然楼:在江心屿文天祥祠东首,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于人曰浩然”命名。②梅调元:明末清初诗人,永嘉人。③文公: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南宋朝廷投降元朝后,文天祥从元军中逃脱,曾经抵达温州,居住在江心寺。
④厓山事:
问题1:
建楼集资人说建楼的目的是为了“以壮观瞻” , 结合《浩然楼》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否达到“壮”的效果。
问题2:
典型事迹是传记的特点之一,《浩然楼》和《文天祥传》都提到“崖山事”,结合《文天祥传》第二段内容,为《浩然楼》中的“厓山事”补充注释。
问题3:
《文天祥传》中多次引用文天祥自己的话,结合传记的特点,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