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拓稽(zhè jī)行成 , 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②成:讲和,和解。③罢:同“疲”,疲惫。④锐:精锐部队。

(1) 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百里奚举于                   愿为鞍马(《木兰诗》) B.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C. 勾践伐吴,吴败             三人行,必有我焉(《〈论语〉十二章》) D. 女忘会稽耻邪                 两狼并驱如故(《狼》)
(2)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开头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磨炼的好处,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的道理。 C. [乙]文中的 “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甲]文的“劳其筋骨”;[乙]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甲]文的“苦其心志”。 D. 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逆境造就人才。经得起艰苦的磨炼,终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

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4) 翻译[甲]文中画横线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 请你根据[乙]文简要概括越王勾践的人物形象。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文言文阅读

山简传(节选)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篱。举鞭问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子遐。

(《晋书·山简传》)

(注释)①《山简传》:为唐代房玄龄主编的一篇传记。山简,字季伦,西晋时期名士。②白接篱: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后因此用以咏醉酒或醉态。③王万:西晋名士王戎嫡长子。④华轶:字彦夏,平原都高唐(今山东高唐县)人。

(1)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池上/无丝竹乱耳 B. 之曰高阳池/山不在高,有仙则 C. 加督宁、益军事/向所志,遂迷 D. 因流慷慨/今当远离,临表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

(3)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记载山简喝酒一事时,加入了当时童儿所传唱的歌谣,有何作用?
(4)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醉翁”自居,本文中山简“唯酒是耽”,同是饮酒而醉,两人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