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交流群和搜索软件应运而生。这些软件让问题得出答案的过程变得简单,很多学生不再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地演算。
材料二:以前的学生为了写好作文,用专门的本子摘抄好词好句,收集并背诵,现在的学生,只要动动手指搜索一下,就能拼凑出高分作文来。
【材料一】摘抄
①人而无信,不知共可也。(《论语·为政》)
②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德公二十五年》)
③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兼持诚实,恪守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条)
【材料二】对话
小强:你怎么能偷瞄别人的试卷呢?
小明:现在学习竞争压力山大,一道选择题可能就会让我的名次落后几十位;有偷瞄机会的话我还是不会放过的,但我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诚信底线。
【材料三】漫画(见下侧)
①2024年 12 月 12 日, “city/ city 不 city”入选《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正式发布的2024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
②“city 不 city”实际上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因为 city 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高频使用中衍生出“现代化、进步、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意义。
③自中国实施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大量外国游客涌入中国, “city 不 city”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④该流行语最早来源于美国博主保保熊的一则短视频,视频中他和妹妹边走边对话:“上海 city 不 city啊?” “好 city 啊! ”这段对话因语调独特、魔性洗脑而快速走红网络,大量博主争相模仿。
⑤一句句“好 city 啊! ”真实地呈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情况。
小语:网络热词新奇生动,引人注目,透过它们可以窥见当下社会热点,当然应该提倡。
小文:虽然网络热词生动有趣,但是网络热词的使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①; 。
小嘉:是啊,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应该
②。
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使用网络词语的原因调查情况
材料二:
钢厂工人老五,每天空闲时间,和工友们一起拍摄各种创意抖音视频。还自己创作“工人点头舞”等好玩的舞蹈。很多粉丝给他留言,夸他的舞蹈跳得越来越专业了。老五说,很感谢抖音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丰富生活,快乐自己,愉悦大家。
材料三:
今年16岁李某家住长沙市雨花区,近日他在“快手”平台发布自拍耍酷小视频,遭到15岁的在校学生张某跟帖、讥讽辱骂,随后又有很多网友加入这场网络对骂之中,最终引发线下的斗殴行为。
材料四:
王女士的儿子小鹏正在上初中,近段时间十分沉速刷短视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短视频,晚上睡觉后还偷偷蒙被子里刷,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记者采访发现,像小鹏这样沉迷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不仅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还容易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