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榴花①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注】:此诗是题于张十一旅舍的。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作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被贬谪,诗人有感而作此诗。绛(jiàng):大红色。绛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
肃肃鸨①羽,集于苞栩②。王事靡盟③ , 不能艺稷黍④。父母何怙⑤?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鹽,不能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①鸨(bǎo),鸟名,群居水草地区,本性不喜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下文苞棘、苞棘也是树木。③靡鹽(gǔ),没有停息。④艺,种植。稷(jì)、黍(shǔ)和下文的稻、梁均为粮食。⑤怙(hù):依靠,凭恃。
□宴客 □出兵 □亲耕 □兴役
链接材料
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以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