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银河系中栖息着数千亿颗恒星,它们彼此差异极大,这种差异部分源于它的庞大。每一颗肉眼能见的恒星,包括太阳,都是它的成员。银河系是如此巨大,太阳绕其中心运行一周需要2.3亿年。设想一位天文学家用1厘米代表日地距离来绘制银河系图,他将需要一张比整个地球大得多的纸才能完全包容银河系。在这张图上,银河系中心到太阳的距离是1.7万千米,相当于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实际距离2.7万光年。

    甚至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也不足以描述银河系的大小,因为太阳离银河系边缘比离银河系中心更远。包含太阳在内的银河系盘体叫做银盘,它是银河系中呈烙饼状的明亮部分。它含有旋臂,使得在银河系外的观测者看来,银河系就像一架玩具风车。银盘边缘到其中心大约6.5万光年,所以银盘的直径约13万光年。但银盘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有些不属于银盘的恒星,还远在它的外边。

    在这些遥远恒星之外,银河系统治着一个范围超过百万光年的王国。至少有10个比银河系小的星系在围绕银河系运动,如同一群卫星绕一个大行星运动。这些伴星系是受银河系万有引力控制的银河王国的属地。其中最大也最著名的两个是含数十亿颗恒星的大、小麦哲伦云,而银河王国的最遥远前哨基地则是离银心约89万光年的一个仅有几百万颗恒星的矮星系。

(节选自〔美〕肯·克罗斯韦尔《走马观花看银河》,有删改)

(1) 下列不能说明“银河系是如此巨大”的一项是(    ) A. 如果用1厘米代表日地距离来绘制银河系图,需要的纸将比整个地球大得多。 B. 太阳到银河系中心有2.7万光年,而太阳到银河系边缘距离更远。 C. 包含太阳在内的银河系盘体叫做银盘,它是银河系中呈烙饼状的明亮部分。 D. 银河系统治范围超过百万光年,至少有10个伴星系在围绕它运动。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部分源于它的庞大”用“部分”来界定影响银河系恒星差异的因素,用语准确。 B. “银河系就像一架玩具风车”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银盘的形状,说明形象生动。 C. “有些不属于银盘的恒星,还远在它的外边”中的“它”指代的是银盘。 D. 本文依次从太阳、银盘、伴星系的角度说明银河系的巨大,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回答问题。

任务一:明确标准

(1)小组成员找到了教材中的相关表述,摘录如下,请据此制定评价表。

ㅤ教材摘录一:议论要言之有据

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应该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其次,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以及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注意内在的逻辑性。

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

ㅤㅤ教材摘录二:论证要合理

首先,论证是使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其次,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再次,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

还要求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论点与论据的匹配”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维度

论据的选择

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和①          

论据的使用

材料和观点是否②

材料是否根据需要进行概括、剪裁等处理

是否通过合理的论证方法来组织材料

◎任务二:辨析论据

(2)以下六则材料中,材料①________(填编号)明显不能与论点匹配,它适合论证“②________”(拟写一个观点)。

材料一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不要报酬。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于是匡衡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材料二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是一个90后浙江小伙,初入大学的他就开始制作机器人,没资金、没资源、没有任何支持,连工具都没有,他就找来手动钻头和一些边角料,没有打磨机器,他就在地上手动蹭,以至于双手非常粗糙。也是从那时起,他真正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在擅长的方向上不断奔跑,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90后小伙的这只‘狗’火了,马斯克也点赞》)

材料四

全球经济的下行震荡,“脱钩断链”的持续威胁,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每个家庭。而“中国号”巨轮没有迟疑、没有停顿,始终按照既定节奏穿越周期,特别是今年,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中国经济展现出愈加旺盛的活力和势头,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浙江宣传新年献词《敬我不能,尽我所能》)

材料五

一群热爱汽车的人,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我们无论面对何等巨大的危机,都不会被吓倒。破釜沉舟的勇气,才是冲出重围的关键。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依然坚定不移。不断开拓、不断成长、不断胜利,勇气,就是我们给这个时代最好的回应!

(雷军2024年度主题演讲《勇气》)

材料六

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

(周国平《成为你自己》)

◎任务三:使用论据

(3)经过讨论,小组成员们形成了演讲提纲,请你完成下表。

中心论点:面对困境,更要迎难而上

分论点

论据

论证结构图

a.直面困境,是个人蜕变的催化剂

材料一、①

b.拥抱困境,是团队成长的加速器

c.③

材料二、材料四

为了让论证合理,我选择结构图(A/B)来撰写我的演讲稿,理由是④                                

现代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三岁前的事,记不起来了

①为什么三岁前发生的事,怎么也记不起来了?前不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发布了一个对有趣的幼年健忘现象的科普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②幼年健忘现象是指人们很难提取三四岁之前的记忆,尤其是与自身经历相关的自我体验型记忆。为何三岁以前的记忆会丢失?科学家从脑科学角度给出了解释。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有些对记忆形成十分重要的大脑区域,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发育,比如对储存记忆、巩固记忆、重新编码新记忆都很重要的脑功能区——海马体,它会在生命最初的三四年里快速发育,整合来自感官的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需要被记住。

③幼年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此时神经元的数目会不断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环路也不断发生变化,当新的神经环路改变了旧有的神经环路时,之前神经环路上存储的记忆就有可能被改变或消除,因而幼年记忆就很难存储。因此,大脑本身发育不成熟是幼年健忘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除脑科学领域外,其他学科的科研人员也解释过“三岁健忘”现象。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很多记忆都需要借助语言来组织、存储、提取和分享。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可能以非言语的方式记忆事件、这使得他们成年后难以通过语言检索和回忆起这些记忆。从心理认知角度来讲,人存储记忆还需要借助认知技能的发展,自我意识和时间感的发展可能与记忆保持有关。在某些心理发展阶段之前,婴幼儿没有稳定的自我概念或时间概念,这会影响他们记忆事情,不利于记忆存储。

⑤那么,对幼年人类来说,什么容易被记住?科学家解释说,创伤事件对人类成长有比较大的影响,容易被记住;能激起强烈情感的记忆也容易被保留。强烈情感会增强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这跟大脑中掌管情感的脑区——杏仁核有关。杏仁核脑区通过调节海马体的活动来强化强烈情感的回忆,创伤性经历由此被长久地保存在长时记忆中,形成长期记忆后,大脑会进行“分布式存储”记忆片段。海马体就像一个搜索引擎,或者说它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当我们想提取某段记忆时,海马体会帮我们搜索和提取;对印象深刻记忆地提取,速度比电脑还要快。

⑥但是,记忆是不可靠的。我们小时候背课文,就经常容易出错;回忆某段经历时,也常有细节偏差。科学家解释,这和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方式有关。我们对同一事件不同方面的记忆会被储存在脑内不同部位。当我们试图回忆这个事件时,海马体会将与其有关的记忆片段都提取出来,而后我们的大脑把这些不同部分重新拼接到一起。任何一点点信息的缺失、大脑都会自动去填补相关内容。这个过程完全是无意识进行的,经常会发生错误,如果想记得牢、就要一遍遍反复记忆。重复记忆可以加强与这段记忆相关的神经回路,进而形成相对牢固的记忆。

⑦目前我们用仪器还不能直接提取一段记忆,但在未来,提取、删改、植入记忆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可能通过仪器为自己删除一些痛苦的体验记忆,甚至植入一些美好记忆,进而让自己变得更积极,也更有动力创造美好经历,这是一件很有想象空间的事。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 阅读选文,请概括幼年健忘的原因有哪些?
(2) 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如果未来植入记忆的技术能够突破,你会有怎样的创造?写一段文字进行描述。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关于“智轨”的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简称智轨列车,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全新交通工具。

②智轨列车目前已得到应用。2017年6月2日,智轨列车在株洲首次亮相。这种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新型交通工具属于跨界之作,它颠覆了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传统认识,为解决大中城市出行难带来了新的选择和体验。

【材料二】

①以智轨列车为核心运载工具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基础设施投资小、城市适应性高、综合运力强等优势特点,是兼顾运能与投资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②由于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智轨列车还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比如采用标准的3节编组时,列车可载客超过300人,5节编组时可载客超过500人,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大大提高运力。

③同时,智轨列车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尤其突出。我国地铁造价约为4-7亿元/公里,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造价约为1.5-2亿元/公里,而智轨列车在与现代有轨电车运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整体线路的投资约为现代有轨电车的1/5.也就是说,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建设一条10公里的线路,“智轨”至少能节省10亿元以上,可以说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

④智轨列车与地铁、轻轨、磁悬浮等交通工具相比,后者虽然运输力强大,但其建设成本巨大。随着城市的扩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地铁4号线全长28.14公里,总投资145多亿元,到了北京地铁16号线,每公里成本已经超过10亿元。高昂的建设成本对于大城市来说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对于中小城市不能广泛应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全国将新增约8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地级市,这为智轨交通提供了近万亿元的市场潜力。

⑤当然,智轨的优点不止于此,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智轨列车设计最高时速同样为70公里,但因为不依赖钢轨行驶,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一年,能快速投入使用。另外,智轨列车还具有轻轨、地铁等轨道列车的零排放、无污染的特性,并支持多种供电方式。

【材料三】

①本次亮相的智轨列车为三节编组,长31.64米,宽2.65米,高3.4米,从参数上就不难看出,这绝对是马路上的巨无霸

②智轨列车在普通的道路上行驶,可以精确地按照地面上标出的虚线指示路线行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所董事长丁荣军介绍,智轨列车看似无轨,实则有“轨”,只不过采用了中车株洲所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简单来说,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大脑”(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大脑”的指令,在保证列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

③智轨列车虽然“体型庞大”,但却是一个灵活的“胖子”,行驶非常平稳。据介绍,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列车采用了多轴转向系统等设计方式,智能对虚拟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使整台列车转弯半径与普通公交车相当,且比普通公交车的通道宽度更小,解决了超长车身带来的转弯难题。同时,智轨列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省却了掉头的麻烦,可以双向行驶。

④智轨列车采用低地板结构,车厢距地面的距离小于33cm,不俯下身去是看不见车轮的,乘客上下车非常方便。速度方面,与现代有轨电车一样,智轨列车设计的最高时速为70公里。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轨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新型交通工具,属于跨界之作。 B. 材料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智轨在成本方面的优势。 C. 智轨的最高时速和现代有轨电车一样快。 D. 智轨列车与地铁、轻轨、磁悬浮等交通工具相比运输力更强大。
(2) 材料三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智轨”,就是为解决“城市病”量身订做的。它既能作为一线城市大运轨道交通的补充,也可作为二三线城市的客运主体,还能承担新区到新区、中心到旅游区等特点线路的运输。如今“智能科技”走进了百姓的生活,请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