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文鉴赏策略
◇第一招:想象画面。
◇第二招:品析美词。
◇第三招:鉴赏手法。
◇第四招:体会情感。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研学地图的图标中央,需要添加一个主题字。请从“研”“学”二字中选择其一,结合活动内容及下面的字义,说明理由。
古代日常生活中多见女子簪花,头上花一朵,玉容更胜常。至唐宋,簪花的场合日渐丰富:《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婚礼簪花习俗,朵朵鲜花,似情意纯洁、喻生活幸福;登科进士簪花也是当时一景,有记载称,唐懿宗赐宴新科进士,让内臣折花送到进士所在处,令其“戴花饮酒”,从此,簪花有了“才俊荣宠”的含义;簪花还常见于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庆典,彼时人们簪戴花朵,心中欢愉也如花绽放。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①,适远②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②适远:到远方去。
杜甫常常以和谐融洽的景象反衬深沉积郁的哀愁,写乐景抒哀情。请结合诗句,分别说说这两首诗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魏二:人名,作者朋友。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流入洞庭湖,合称潇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