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五猖会》,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青年时期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事,《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就是其中的一篇。 B. 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C. 文章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但也指出背诵的意义。 D. 作者多处直接谴责父亲,流露出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与困惑。
(2)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也听到自己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句子中透露着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4) 从文章看有两条线索,请选一条线索,具体陈述。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经典情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文里的选段,完成各题。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⑦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记叙的两件事情。
(2) 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两点即可)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A)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B)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曰:“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师父拊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

(C)

悟空叩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   )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回)

(1) 选文B中划线句“那几般儿都会了”指悟空学会了;选文C中划线句括号内说的是
(2) 简要说出选文A中悟空被祖师打,被众人怨,可他却“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的原因。
(3) 《西游记》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仙石所化猴精孙悟空“猴相人形”却极具“人性人情”,请结合选文A、B、C内容,分析孙悟空身上所具备的“人”的性格形象。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文声兼美”站同学邀请你参加“过春节·闹新年”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美策划活动,请一起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材料夹

【材料一】

活动评估准则(试行)

第一条 方案设计评估

1.主题:简明深刻,符合目的

2.流程:安排合理,有操作性

第二条 活动组织评估

1.宣传:形式多样有效,凸显特色

2.活动:内容符合主题,参与面广

3.团队:调动积极因素,求同存异

第三条 活动影响评估

……

【材料二】

“过春节·闹新年”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美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了解春节的来源与意义,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主题

解密春节·传承发扬

三、活动流程

(一)宣传动员

利用海报、滚动视频、会场布置等形式全方位多媒体宣传

(二)活动实施

1.邀请专家:朱炜(湖州市文史馆研究员)

2.主题演讲:寻找春节中的美

3.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四、后续跟进

【材料三】宣传资料

【滚动视频】                                春节的来源

传说故事一:

舜继部落首领

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正月初一(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传说故事二:

年兽传说

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奇怪的野兽,其生性凶残,每年春冬之交,常常出来伤害人畜和毁坏田园,闹得人心惶惶,人人惧怕。

当时,有些比较聪明勇敢的人,想出了一个巧妙之计:在院子架起木材堆,大门外摆着桌子,桌上放猪头、牛头、羊头、狗头和雄黄酒等。那个叫“年”的怪兽看见猪头、羊头等之后,立即赶来,张开血盆大口,想饱餐一顿。人们看见怪兽来了,马上点燃柴堆,敲起锣鼓,大放鞭炮,顿时火光冲天,锣鼓、鞭炮响声不绝,把怪兽吓得落荒而逃。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传说故事三:

祈福美好愿望

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初一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看做一岁之首,一年开始,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华人的一个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立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数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活动展板一】

春节的习俗

过年有放鞭炮(驱赶“年兽”以及瘟疫、希望新的一年平安健康)、贴春联(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年夜饭(讲究吉祥喜庆,希望新年能有好彩头)、祭祖(表示对先人的敬重和感恩,希望先祖能够保佑家人平安)、挂灯笼(以此营造出和睦喜庆的气氛,期待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守岁(“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等习俗。

【活动展板二】

中国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举世同庆!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12月22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最为隆重、热闹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肤色、种族、信仰如何,人们都会停伦敦庆祝春节图片下脚步,围坐在一起,共度佳节。这就是春节的力量,它超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更是对全球华人的祝福和关怀,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又一次高度认可,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尝试评估任务】

(1)请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评估本次活动的主题

(2)回顾活动流程,综合以上材料,请评估“过春节·闹新年”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美这一活动策划是否有效。

【完成新闻跟帖】

(3)以下是“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的新闻跟帖,请你一起参与讨论。

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太牛了!

12月23日10:16来自微博搜索#外交部回应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没多大意思。国人自己都把春节快过没了,年味越来越淡,满大街的圣诞味道!

12月25日21:13来自微博搜索#外交部回应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请联系以上材料,对魔幻四少LeoLuo的观点,发布你的评论。

发布你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