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现象】在烧杯中先装入少量的 粉末,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微观解释】我们可用如图的模型解释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则X代表的微粒为。
【符号表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小苏打 B.硝酸钾 C.硫酸铜
①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②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③可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的是。
任务一:选择合适的诱蚊剂
已知蚊虫可以感知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定位吸血目标。科学小组选择家庭中常见的物质自制诱蚊剂,通过诱蚊剂内的两种成分相互反应持续缓慢地产生二氧化碳,来模拟人体呼气。
用弹簧夹封住注射孔,向右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则气密性良好。
物质1
物质2
小苏打
蛋壳
柠檬酸
产生气泡,且速度较快,无异味
产生气泡,且速度较慢,无异味
白醋
产生气泡,且速度较快,有明显醋味
产生气泡,且速度较慢,有明显醋味
若在夜间室内使用,无刺激性气味产生,可以选择上表中的作为诱蚊剂的成分。
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蚊虫诱捕器。根据电路图,为加快诱捕器风扇的转速,可行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学习交流】
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NaOH、Na2CO3
猜想三: NaOH、Ca(OH)2
【实验验证】
小王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你认为不用上述试剂中的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二成立。
【拓展反思】
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pH=2,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HCl外, 还有种。